讵(詎)是什么意思
遽通讵-常用古今字通假字字典
遽通讵
遽音jù。遽和讵上古同属群纽鱼部,同音通假。遽的本义是古代送信的快车或快马。《说文》:“遽,传也。”通讵,副词,表反问,相当于现代汉语的难道,哪里。《吕氏春秋·察今》:“其父虽善游,其子岂遽善游哉?”(他的父亲即使善于游泳,他的儿子难道就善于游泳吗?)《吕氏春秋·具备》:“宓子先有其备也,先有其备,岂遽必哉?此鲁君之贤也。”(宓子事先已经有防备了,事先有防备,难道一定要实行吗?这就是鲁国君主贤明的地方。)《史记·越王勾践世家》:“汤系夏台,文王囚羑里,晋重耳犇翟,齐小白犇莒,其卒王霸。由是观之,何遽不为福乎?”(商汤王曾被拘捕在夏台,周文王曾被囚禁在羡里,晋文公重耳曾到狄部族中去逃命,齐桓公小白曾经逃奔到莒国,他们终于成王称霸。由此看来,受困,难道不是一件好事吗?犇,古“奔”字。)
钜通巨、讵-常用古今字通假字字典
钜通巨、讵
钜音jù。钜、巨和讵,上古同属群纽鱼部,三字为同音通假。钜的本义是钢铁。《说文》:“钜,大刚也。”通巨,巨大。《礼记·三年问》:“创钜者其日久,痛甚者其愈迟。”(丧亲的巨大哀痛使他天天哀伤,极大的痛苦也就持续得更长久。郑玄注:“钜,音巨,大也。”)《汉书·郊祀志》上:“见一老父牵狗,言:‘吾欲见钜公。’”(看到一位老人牵着一只狗,说:“我想要见见天子。”钜公,即巨公,指皇帝。按:《史记·封禅书》作“吾欲见巨公。”)《徐霞客游记·游黄山记》:“山高风钜,雾气来去无定。”(山高风大,雾气时来时去没有规律。)
钜又通讵,难道,怎么。《荀子·正论》:“是岂钜知见侮之为不辱哉!”(这难道是知道被侮辱却认为不是侮辱吗!)《战国策·楚策》:“臣以为王钜速忘矣。”(我以为王怎么这样快就忘记了呢。)
讵-简明篆刻正字字典
讵
从上到下依次是小篆、甲骨文、金文、古玺及战国文字、缪篆及汉代文字、鸟虫篆。
讵-古代汉语字典
讵jù
【释义】:
①副词。岂,难道。《公孙龙子·迹府》:“讵士也?见侮而不斗,辱也。”(见:被。)《资治通鉴·梁武帝太清元年》:“今忽受景地,讵是事宜?”(景:侯景,人名。)②连词。假如,假设。《国语·晋语六》:“讵非圣人,不有外患,必有内忧。”
讵-现代汉语规范字典
讵jù詎
【释义】:
〈文〉表示反问,相当于“岂”“哪里”华亭鹤唳讵可闻?|讵料。
版权声明: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,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。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,不拥有所有权,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。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/违法违规的内容, 请联系QQ:37996619(同微信)举报,一经查实,本站将立刻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