匡(匡)是什么意思
匡-古文字通假字典
匡
(陽溪kuang)讀為眶(陽溪kuang),雙聲叠韻
馬王堆帛書《相馬經》:“匡能博長逞廉,横約盡具。”匡讀為眼眶之眶。按眶不見於《説文》,而見於《玉篇》。《史記》作匡,《淮南王安列傳》:“涕满匡而横流。”
匡同筐-常用古今字通假字字典
匡同筐
匡音kuāng。匡的本义是上古盛饭的器具。《说文》:“匡,饮器,筥也。”(筥,圆形的竹筐。)《周易·归妹》:“女承匡,无实;士刲(kuī)羊,无血。”(女子捧着筐承接,羊毛轻得象未装东西一样;男子象在割羊,但没有血。刲,割。)《诗经·小雅·楚茨》:“既齐既稷,既匡既敕。”(都已齐集,都很敏敬;都将筐摆正,都很严整。稷,通晏,敏捷,古代以敏捷为敬。敕,通饬,整饬,严整。)《礼记·檀弓下》:“蚕则绩而蟹有匡,范则冠而蝉有緌。”(正象蚕就要吐丝作茧,蟹的背上有象筐似的背壳;蜂子头就象戴帽子,蝉的口下有象帽子下垂的飘带。范,蜂。緌,下垂的帽带。)“盛饭器具,筐”义,后来加义符“竹”写作“筐”,以分担“匡”的一个义项。今字“筐”取代本义。
匡同眶-常用古今字通假字字典
匡同眶
匡音kuàng。匡假借为眶,眼眶。《素问·刺禁论》:“刺匡上陷骨,中脉,为漏,为盲。”(针灸如果针刺到眼眶上,刺伤眉骨,这样就刺中了血管,就要成为病漏,甚至成为瞎子。漏,病名。)《史记·淮南衡山列传》:“于是(王)气怨结而不扬,涕满匡而横流,即起,历阶而去。”(在这个时候王怨恨积满心中不能发泄,泪水满眶横流,立即站起,走下台阶离开。涕,眼泪。)张衡《西京赋》:“及其猛毅髬(pī)髵,隅目高匡,威慑兕虎,莫之敢抗。”(等到它凶猛果断地发怒奋鬣,怒视时眼眶高耸,它的威力使野牛、老虎感到害怕,没有什么敢和它对抗的。髬髵,怒兽奋鬣的样子。隅目,怒视的样子。)“眼眶”义,后来加义符“目”写作“眶”。
匡同框-常用古今字通假字字典
匡同框
匡音kuāng。匡又假借为框,边框,围子,框框。《史记·天官书》:“(天极星)环之匡卫十二星。”(天极星环绕象框子那样护卫十二颗星。)韦庄《长安旧里》:“满目墙匡春草深,伤时伤事更伤心。”(墙头春草乱又高满目荒凉,感伤时事心中更感到哀伤。)杨梓《豫让吞炭》第三折:“静悄悄厕楼内等他,黑洞洞土墙匡直下。”(默无声息地躲进楼旁等着他,黑洞洞的土墙框直立楼下。厕,通侧,旁边。)“边框,墙框,框框”义,后来加义符“木”写作“框”。
匡同恇-常用古今字通假字字典
匡同恇
匡音kuāng。“匡”又假借为“恇”,恐惧,恐慌。《礼记·礼器》:“是故年大杀,众不匡惧,则上之制礼也节矣。”(所以年成虽不好,由于国君减省赋税,百姓并不恐惧,就是因为国君制礼义能因地制宜。)“恐惧,恐慌”义,后来加义符“心”写作“恇”。《说文》:“恇,怯也。”
匡-简明篆刻正字字典
匡
从上到下依次是小篆、甲骨文、金文、古玺及战国文字、缪篆及汉代文字、鸟虫篆。
匡-古代汉语字典
匡kuāng
【释义】:
①盛饭食的方形器具。后来写作“筐”。《说文》:“匡,饮器,筥也。”引申为方正,端正。《周礼·考工记·轮人》:“是故规之以视其圜也,萭之以视其匡也。”(规:用圆规校正。圜:同“圆”。萭:通“矩”,用曲尺校正。)《庄子·让王》:“上漏下湿,匡坐而弦。”又为纠正,扶正。《左传·襄公十四年》:“善则赏之,过则匡之。”《吕氏春秋·勿躬》:“九合诸侯,一匡天下。”②辅助。《国语·晋语七》:“智不能匡君。”《后汉书·王堂传》:“匡政理务,拾遗补阙。”(补阙:弥补过失。)又为救助。《吕氏春秋·原乱》:“匡乏困,救灾患。”③亏损。《国语·越语下》:“月盈而匡。”马王堆汉墓帛书《经法·国次》:“国失其次,则社稷大匡。”④眼眶。后来写作“眶”。《史记·淮南衡山列传》:“涕满匡而横流。”也指边框。后来写作“框”。韦庄《长安旧里》:“满目墙匡春草深。”又为环绕。《天工开物·乃服·调丝》:“丝匡竹上。”⑤惶恐。后来写作“恇”。《礼记·礼器》:“年虽大杀,众不匡惧。”(杀:指饥荒。)⑥通“尪wāng”。胫骨弯曲的残疾人。《荀子·正论》:“譬之,是犹伛巫跛匡,大自以为有知也。”(匡:这里指巫师。古代以残疾人主持卜筮巫祝之事,故称“伛巫跛匡”。)
匡-古汉语通假字字典
匡kuāng
【中古音】:
ㄎㄨㄤ
【上古音】:
去王切
【通假字释义】:
溪陽合三(溪陽) 飯(飲)器,筥也。
【正字及释义】:
恇 kuāng ㄎㄨㄤ 去王切 溪陽合三(溪陽) 畏懼。
《禮記·禮器》:是故年雖大殺,衆不匡懼,則上之制禮也節矣。〔匡,《釋文》作恇。〕
匡-敦煌俗字典
匡kuāng
S.328《伍子胥變文》:“王夢見殿上神光者有大人至;城頭鬱鬱蒼蒼者荆棘備;南壁下有匣、北壁下有匡(筐)王失位。”Φ096《雙恩記》:“匡扶社稷咸忠政(正),陶鑄生靈盡叶和。”
S.134《詩經·豳風·七月》:“女執懿匡(筐),遵彼微行。”
S.2832《願文等範本·公》:“文行守志,溫恭惠和;有匡時救人之才、懷俗安人之術。”
S.388《正名要錄》:“右正行者揩(楷),脚注稍訛。”
S.388《正名要錄》:“右依顏監《字樣》甄錄要用者,考定折衷,刊削紕繆。”
匡-汉语字源字典
匡kuāng
金 篆
匡为“筐”的本字。古文字的匡字,从匚往声,匚象篮筐一类盛物器具之形,或从竹,表示匡器多为竹制,其本义即指篮筐。匡字后世多用为纠正、扶助等引申义,而以“筐”字代表其本义。
[匡正]扶正。
[匡复]挽救将亡之国,使转危为安。
匡-现代汉语规范字典
匡kuāng
【释义】:
①纠正;扶正匡谬|匡正。→②〈文〉救助;辅助匡乏困,救灾难|匡时|匡助。〇③〈口〉粗略计算;估量匡一匡这堆土有多少方|匡算|匡计。〇①姓。
匡-汉字异读字典
匡
㈠kuāng ①纠正,如:匡谬。②助。《左传·成公十八年》:“匡乏困。”③端正。《庄子·让王》:“匡坐而弦歌。”④“筐”的本字。⑤弯曲。《考工记·轮人》:“轮虽敝不匡。”
㈡wāng 〔通〕通“尪”。
匡-金瓶梅字典
匡
kuāng 《广韵》:辅助也,正也。 去王切宕 合三平阳溪
救助,扶正。 任贤匡国,赴难勤王,乃臣子之忠诚。(九九6下9)
匡-历代避讳字汇典
匡kuāng
宋太祖赵氏名匡胤。
避偏讳“匡”:
〔省阙〕〈人名〉唐昭宗时随州刺史赵匡璘,(1)《旧五代史·梁太祖纪二》作“赵琳”。(2)
襄州节度使赵匡凝,(3)《旧五代史·梁太祖纪二》作“赵凝”。
后汉时契丹河中节度使赵匡赞,(4)《旧五代史·汉高祖纪下》、《新五代史·王景崇传》并作“赵赞。
后汉飞龙使后匡赞,(5)新、旧《五代史》本传》并作“后赞”。
后周邠国公史匡懿,《旧五代史》本传作“史懿”,云:“本名犯太祖庙讳,故改焉。”邵氏《考异》曰:“考懿名匡懿,避宋太祖御名,故去‘匡’字。《薛史》成于开宝六年,不应豫称为太祖,或系宋人读是书者附注于后,遂混入正文也。”
又,《宋史·艺文志三》霸史类有“《吴录》二十卷,徐铉、高远、乔舜、潘佑等撰”,乔舜本名乃乔匡舜。(6)
《资暇集》三卷,作者为唐人李匡乂,而旧本或题“李乂”亦避讳省一字。(7)
又,《崇文总目》卷二:“《西汉至唐年纪》一卷,李匡乂撰。”钱绎云:“《通志略》,二卷,不著撰人,避太祖讳也。”
〈山名〉《汇考》卷一九云:“《郡国志》匡庐山,避宋祖改名庐山。”
〔改称〕〈姓氏〉《姓氏书辩证》卷一四云:“匡,太祖皇帝讳上一字,其地乃孔子所畏者。宋改为主氏。”
又,《乾隆峄县志》卷八《匡衡传》注引《旧志》曰:“(衡)后嗣居峄者,当赵宋避太祖讳,改姓王。”
〈人名〉《金史·章宗纪二》云:明昌四年十一月“戊寅,以翰林直学士完颜匡等为贺宋正旦使,命匡权易名弼,以避宋讳。”(8)
《举例》卷四云:“唐李匡乂撰《资暇集》三卷,旧本或题李济翁撰,盖宋刻避太祖讳书其字。”
又,《论语·八佾篇》,朱熹《集注》引赵伯循说,金履祥《考证》曰:“《唐儒林传》,啖助门人赵匡、陆质。……匡字伯循,河东人,历洋州刺史,质称为赵夫子。《集注》以犯庙讳。举其字。”
〈军县名〉《宋史·地理志一》开封府长垣县,注云:“隋匡城县。建隆元年,改为鹤丘,后又改。”(9)
《九域志》卷三云:“唐匡国军节度,周降军事,皇朝太平兴国七年为定国军节度。”
又,《纲目订误》卷四,“五代壬申年纲:梁忠武军乱,杀节度使韩建”条云:“按建于唐天复元年,自镇国移镇忠武。及梁受禅,已改忠武军额为匡国,避梁主旧名也。此仍书忠武,误,当从《通鉴》作‘匡国’。”周广业曰:“案:朱子避太祖讳,故仍故额书之,非误。”(10)
〔代字〕①以“正”代“匡”:
〈人名〉后魏御史中尉元匡,(11)《宋史·乐志二》作“元正”。
《资暇集》撰者李匡乂,《野客丛书》作“李正文”。又,《崇文总目》卷一:“《西汉至唐年纪》一卷,李匡乂撰。”钱绎云:“匡乂……或又作‘正文’,亦避讳。”卷二:“《天潢源派》一卷,李匡乂撰。”钱绎亦云:“李匡乂……或又作‘正文’,则避讳也。”彦按:至“乂”作“文”,盖为形讹。
又,《宋史·艺文志》编年类有“程正柔《大唐补纪》三卷”,别史类又有“程光荣一作‘柔’《唐补注记‘注记’作‘纪’一》三卷”。实为一书,撰者程氏名匡柔。盖因避讳,改“匡”为“正”。
〈书名〉《宋史·艺文志七》别集类,前有“《廖光图诗集》二卷”,后又有“《廖正图诗》一卷”,《举例》卷四云:“本名匡图,宋人避讳,或改为‘光’,或改为‘正’,其实一书也。”
〈篇籍〉《孟子·滕文公上》:“匡之直之”,宋石经“匡”字改“正”。(12)
②以“光”代“匡”:
〈人名〉《崇文总目》卷二:“《唐补记》三卷。程匡柔撰。”钱绎曰:“《宋志》作‘《唐补注记》十三卷,程光荣撰。’注云:‘荣,一作柔。’盖因避讳,改‘匡”为‘光’。”
〈名书〉《廖匡图诗集》,或改作《廖光图诗集》(见上文)。
③以“康”代“匡”:
〈姓氏〉《东里续集》卷三〇《纪善康君墓表》云:“梁府纪善康君孔高,年六十卒,其子以翰林修撰曾鹤龄所为《行状》请表其墓。……按《状》,康故匡氏,唐有匡胄,为吉州判官,始家西昌祁洲,其后曰稠者仕江南李氏为蕲州刺史,归宋避讳,改氏康。”又卷三二《康仲矩墓表》云:“深溪距泰和东南两舍许,山水明秀,康氏世居之。康本匡氏,宋避讳为康,因袭焉。”
又,西汉乐安侯匡衡,(13)《容斋四笔》、《五笔》、《野客丛书》卷二并作“康衡”,亦因宋讳追改。
〈人名〉《汇考》卷一九云:“《新唐书》赵匡凝,《北梦琐言》作‘赵康凝’。”又云:“周史匡懿,……《册府元龟》作‘史康懿’。”
《宋史·艺文志一》易类:“纵康乂《周易会通正义》三十三卷”,撰者本名纵匡乂,此宋人避讳追改。(14)
又,《册府》卷四七二,北魏任城王元澄奏云:“今计刺史、守、宰之官,请准回康,悉同泛限”。“回康”指北魏太尉长史封回及宗卿元匡。元匡而称“康”,亦由宋史臣改。
〈封号〉《十国春秋》卷八一《吴越忠懿王世家上》云:乾祐二年十一月,“封龙泉县神为匡济将军。”注曰:“开宝中避宋太祖讳,改‘康济’。”
〈山名〉《桯史》卷六载刘儗诗云:“已买湖山卜奠居,因君又复到康庐。”康庐指匡庐山,亦以避讳易字。
④以“辅”代“匡”:
〈人名〉司马光《稽古录》“王匡作王辅”。(15)
〈篇籍〉米芾奉敕书《千字文》,改“桓公匡合”为“桓公辅合”。《汇考》卷一九云:“‘辅’本作‘匡’,今作‘辅’者,避‘正’字之复,故别取一字易之。”(16)
⑤以“刊”或“纠”(糺)代“匡”:
〈书名〉《崇文总目》卷一论语类:“《刊谬正俗》八卷”,钱东垣云:“是书本作‘匡谬’,此避太祖讳。《宋志》作《纠谬正俗》,《书录解题》、《毛诗补音》下亦引作‘糺缪’;又有郑樵《刊谬正俗跋》八卷,《遂初堂书目》亦作‘刊谬’,皆避讳也。”
⑥以“兴”代“匡”:
〈职官〉《新唐书·杜正伦传》载正伦从子求仁,“为兴复府左长史”,同书《李敬业传》又称求仁官“匡复府右长史”。《新唐书纠谬》以为“二传舛误”。周广业云:“《杜传》作‘兴’,避太祖讳,非误。但不应两《传》舛异耳。”(17)陈垣亦云:“二《传》一称‘匡复’,一称‘兴复’,史臣避讳改耳。《新书》于宋讳,或避或不避,初未画一。”(18)
〔缺笔〕①省字下二横画作“厈”:
宋高宗御书石经,《诗·小雅·六月》“以匡王国”,《左传·僖公二十六年》“弥缝其阙而匡救其灾”,《论语·子罕》“子畏于匡”等,“匡”字如此。(19)
或有旁竖且作撇形,遂与“斥”字相混:
吴缜《五代史纂误》卷中,说《(后唐)李存孝传》“幽州李斥威”云:“《王镕传》乃是李匡威,作‘斥’则非也。”《十七史商榷》卷九五云:“今汲古阁正作‘匡’,欧公避宋太祖讳阙笔耳。缜之驳妄矣。”又云:“予尝购得宋板《春秋繁露》……其《深察名号篇》云深察王号大意,中有五科:皇科、方科、斥科、黄科、往科,独‘斥’字积疑莫释。质之卢学士文弨,以为‘匡’字缺笔,予为拊掌称快。学士当千载下能识宋事,缜生长北宋,乃不知庙讳邪!”
②省字上一横画作“”:
《汇考》卷一九云:“荀洵《上宣公奏议札子》,‘匡’字缺首笔作‘匡’。”
又避嫌名“洭”:
〔改称〕〈县令〉《九域志》卷九云:“开宝四年,改浛阙县为含光,以隶连州。”阙文为“洭”字,避宋太祖偏嫌不书,其改县名,亦为避讳。
〈水名〉《方舆胜览》卷三五广东路英德府“光水”,注云:“在浛光县。本名洭水,避庙讳改今名。”
彦按:《地名大辞典》〔含洭县〕条云:“汉置。以县界洭水为名。故城在今广东英德县西七十五里。元省。《宋志》讹作‘浛光’。”又〔浛光镇〕条云:“在广东英德县西,界清远县,即含洭县。宋时讹作‘浛光’。”以避讳改名为音讹,误。
又,据《礼部韵略》附载《淳熙重修文书式》,宋太祖偏讳“匡”字同音,尚有“筐、邼、眶、恇、劻、、、䖱、䒰、軭、、、框、、、廷、軖”等一十七字须回避。
匡义-历代避讳字汇典
匡义kuāng yì
见“210、光义”条。
匡胤-历代避讳字汇典
匡胤kuāng yìn
宋太祖赵氏名匡胤。
《中山诗话》云:“京师人货香印者,皆击铁盘以示众人。父老云,以国初‘香印’字逼近太祖讳,故托物默谕。”
《青箱杂记》卷二亦云:“太祖庙讳匡胤,语讹近‘香印’,故今世卖香印者不敢斥呼,鸣锣而已。”
赵匡凝家讳-历代避讳字汇典
赵匡凝家讳zhào kuāng níng jiā huì
唐末山南东道节度使赵匡凝,父名德諲,祖名无考。
《北梦琐言》卷四云:“唐襄州赵匡凝令公,(1)世勋嗣袭,人质甚伟……往往以家讳刑人。相国崔公胤出镇湖南,由岘首,赵令逢迎开宴,崔相从容而规之曰:‘闻令公以文字刑人,甚无谓也。闻名心瞿,但有颦蹙,岂可笞责及人邪!’”
匡-秦汉魏晋篆隶字形表
匡
版权声明: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,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。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,不拥有所有权,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。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/违法违规的内容, 请联系QQ:37996619(同微信)举报,一经查实,本站将立刻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