離(離)是什么意思
離-古文字通假字典
離
(歌來li)讀為麗(支來li),雙聲
《周易》有離卦,離馬王堆帛書本作羅,王家台秦簡《歸藏》作麗。《彖傳》:“離,麗也。”自當以麗為正字。
離-古文字通假字典
離
(歌來li)與
離-古文字通假字典
離
(歌來li)或説讀為雖(微心sui),微歌旁轉
青川木牘:“十月,為橋,脩波(陂)隄,利津梁,鮮草,離非除道之時,而有陷敗不可行,輒為之。”離字或與上鮮草連讀,或釋為雖。離為于豪亮、李學勤所釋。何琳儀《戰國文字通論》二六頁同意于、李二氏釋字,但謂離當讀雖,説心、來可構成齒音複輔音[sl],而脂歌例可旁轉(按何氏雖屬脂部,此從唐作藩説屬微部)。《荀子·解蔽》:“是以與治雖走而是已不輟也。”楊倞注:“雖或作離。”
離-古文字通假字典
離
(歌來li)讀為羅(歌來luo),雙聲叠韻
銀雀山竹簡《孫臏兵法·地葆》:“五地之殺曰:天井、天宛、天離、天、天柖。”又銀簡《孫子兵法·行軍》:“……天井、天窖、天離、天、天郄,必亟去之,勿……”與上例内容近似,十一家本作:“凡地有絶澗、天井、天牢、天羅、天陷、天隙,必亟去之,勿近也。”“天離”作“天羅”,曹操注:“可以羅絶人者為天羅。”杜牧注:“林木隱蔽,蒹葭深遠,謂之天羅。”按《大戴禮記·五帝德》:“曆離日月。”《史記·五帝本紀》離作羅。索隱:“離即羅也。”
離-古文字通假字典
離
(歌來li)讀為籬(歌來li),雙聲叠韻
睡虎地秦簡《椐律》:“縣葆禁苑、公馬牛苑,興徒以斬(塹)垣離散及補繕之,輒以效苑吏,苑吏循之。”離讀為藩籬之籬。按《國語·吴語》:“孤用親聽命於藩籬之外。”宋庠本籬作離。
離-古汉语通假字字典
離lí
【中古音】:
【上古音】:
吕支切
【通假字释义】:
來支開三(來歌) 離黄,倉庚(鶬鶊)也。
【正字及释义】:
螭 chì 丑知切 徹支開三(透歌) 古代傳説中没有角的龍。
《史記·周本紀》:勉哉夫子!尚桓桓,如虎如羆,如豺如離。〔《集解》引徐廣云:離,訓與螭同。〕
樆 lí 吕支切 來支開三(來歌) 山棃。
《文選》司馬相如《子虚賦》:桂椒木蘭,檗離朱楊。〔張揖注:離,山棃也。〕
罹 lí 吕之切 來支開三(來歌) 遭逢。
《莊子·盗跖》:此上世之所傳,下世之所語,以爲士者正其言,必其行,故服其殃,離其患也。
《荀子·成相》:恐爲子胥身離凶。
《韓非子·内儲説上》:使人行之所易,而無離所惡,此治之道。〔王先慎云:離,讀爲罹。〕
《楚辭》宋玉《招魂》:上無所考此盛德兮,長離殃而愁苦。〔王逸注:離,一作罹。〕
《淮南子·詮言》:欲福者或爲禍,欲利者或離害。
《史記·屈原賈生列傳》:離騷者,猶離憂也。〔《索隱》引應劭云:離,遭也。騷,憂也。〕
《史記·留侯世家贊》:高祖離困者數矣,而留侯常有功力焉,豈可謂非天乎?
《鹽鐵論·誅秦》:今匈奴蠶食内侵,遠者不離其苦,獨邊境蒙其敗。
《文選》張衡《思玄賦》:循法度而離殃。〔舊注:離,遭也。〕
《文選》江淹《别賦》:見紅蘭之受露,望青楸之離霜。
離 lí 吕支切 來支開三(來歌) 香草。
《楚辭》屈原《離騷》:扈江離與辟芷兮,紉秋蘭以爲佩,〔王逸注:江離、芷,皆香草名。《文選》作蘺。〕
縭 lí 吕支切 來支開三(來歌) 香纓,袿衣之帶。
《漢書·外戚班倢伃傳》:每寤寐而纍息兮,申佩離以自思。
麗 lì 郎計切 來霽開四(來支) 附麗,附着。
《易·離》:六五之吉,離王公也。〔《釋文》離音麗,鄭康成作麗。孫星衍解云:九家易曰:戚嗟順陽,附麗于五,故曰離王公也。〕
《詩·小雅·漸漸之石》:月離于畢,俾滂沱矣。〔《論衡·説日》引離作麗。《吕覽·孟秋紀》高誘注同。〕
《楚辭》屈原《離騷》:飄風屯其相離兮,帥雲霓而來御。〔王夫之云:離,麗也。〕
《楚辭》屈原《九章·橘頌》:淑離不淫,梗其有理兮。〔王夫之云:離,麗也。〕
《漢書·揚雄傳下》:哀帝時丁、傅、董賢用事,諸附離之者,或起家至二千石。〔顔師古云:離,著也,音麗。〕
《文選》張衡《思玄賦》:松喬高跱孰能離?〔舊注:離,附也。〕
儷 lì 郎計切 來霽開四(來支) 成對。
《管子·問》:父母存不養,出離者幾何人?〔俞樾云:離,讀爲儷。謂出而儷偶於他族,若後世贅婿。〕
《禮記·月令》:宿離不貸。〔鄭注:離,讀如儷偶之儷。〕
離-敦煌俗字典
離lí
津藝38《大方廣佛華嚴經卷第十七》:“捨離愚癡。”
P.2160《摩訶摩耶經卷上》:“亦宜自應,厭離諸苦。”按:《顏氏家訓·書證》:“世間小學者,不通古今,必依小篆,是正書記;凡《爾雅》、《三蒼》、《說文》,豈能悉得蒼頡本指哉?亦是隨代損益,互有同異。西晉以往字書,何可全非?但令體例成就,不爲專輒耳。考校是非,特須消息。……自有訛謬,過成鄙俗,‘亂’旁爲‘舌’,‘揖’下無‘耳’,‘鼋’、‘鼉’從‘龜’,‘奮’、‘奪’從‘雚’,‘席’中加‘帶’,‘惡’上安‘西’,‘鼓’外設‘皮’,‘鑿’頭生‘毁’,‘離’則配‘禹’,‘壑’乃施‘豁’,‘巫’混‘經’旁,‘臯’分‘澤’片,‘獵’化爲‘獦’,‘寵’變爲‘寵’,‘業’左益‘片’,‘靈’底著‘器’;‘率’字自有‘律’音,強改爲別;‘單’字自有‘善’音,輒析成異:如此之類,不可不治。”此即“離”則配“禹”者。
甘博055《大般涅槃經》卷第六:“婆羅門等,不離本土。”
甘博001《法句經》:“欲離一切苦,但當勤行道。”甘博001《法句經》:“欲離一切苦,行道一切除。”
敦研365《大般涅槃經》卷第十五:“如來大師永離貧窮受第一樂。”“願諸衆生得忍辱床,離於生死飢饉凍餓。”敦研312《金光明經》卷第一《序品》:“貧窮困苦,諸天捨離。”
敦研306《小品般若波羅蜜經》卷第九:“修行梵行,不離是般若波羅蜜。”
敦研234《大般涅槃經》卷三十九:“爲見所纏,不能遠離。”
敦研213《大般涅槃經》卷十一:“或復有說出離生死。”
敦研195《大方廣三戒經》:“此是大貪賊,一切諸遠離。”
敦研195《大方廣三戒經》:“一切知世尊,亦倍離是人。”按:“知”字《大正藏》作“智”。
敦研189《妙法蓮華經觀世音菩薩普門品》:“常念恭敬觀世音菩薩便得離瞋。”
敦研017《大方等大集經》:“亦不親近不遠離。”
敦研150(1-1)《小品般若波羅蜜經》:“色離,當知般若波羅蜜亦如是。”
敦研065(2-1)《佛說灌頂章句拔除過罪生死得度經》:“說是藥師流離光本願。”
S.388《正名要錄》:“右正行者揩(楷),脚注稍訛。”
离(離)-汉语字源字典
离(離)lí
甲 篆
甲骨文的离字,从隹从毕(一种带长柄的网),象以网捕鸟之形,其本义指捕鸟,又用作鸟名。今借用为离别、分散之义。
[离间]从中挑拨,使彼此对立、不团结。
[离乡背井]离开家乡流落外地。也作“背井离乡”。
[离经畔道]特指违反儒家尊奉的经典和教旨。
離-金瓶梅字典
離(离)
lí 《广韵》:近曰离,远曰别。 吕支切 止开三平支来
①分开。 只因宠着一个妇人名唤虞姬,有倾城之色,载于军中,朝夕不離。(一1下6)
②离别。 離恨满怀萦牵。(五二15上5)
③相距。 離此不远就是慈惠寺。(四八3上5)
離-秦汉魏晋篆隶字形表
離
版权声明: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,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。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,不拥有所有权,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。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/违法违规的内容, 请联系QQ:37996619(同微信)举报,一经查实,本站将立刻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