禮(禮)是什么意思
禮-古文字通假字典
禮
(脂來li)讀為理(之來li),雙聲
銀雀山竹簡《晏子·六》:“魯君好義而民戴□□義者安,見戴者和,安和之禮存焉。”“未免乎危亂之禮,而□□□□之國,不可。”第二句明本《晏子春秋·内篇問上第三》作:“未免乎危亂之理,而欲伐安和之國,不可。”第一句明本作:“伯禽之治存焉。”與簡本出入較大,然以第二句推測,該句禮字亦當讀理。
禮-古文字通假字典
禮
(脂來li)讀為體(脂透ti),叠韻,透來旁紐
銀雀山竹簡《奇正》:“故一節痛而百節不用,同禮也;前敗而後不用,同刑(形)也。”禮讀為體,《易·繫辭上》:“知崇禮卑。”釋文:“禮蜀才作體。”集解禮作體。
禮-古文字通假字典
禮
(脂來li)讀為履(脂來lü),雙聲叠韻
馬王堆帛書《六十四卦·禮》:“禮虎尾,不真(咥)人,亨。初九,錯(素)禮,往无咎。九二,禮道亶(坦)亶,幽人貞吉。六三,(眇)能視,跛能利,禮虎尾,真(咥)人,兇(凶)。武人迵于大君。九四,禮虎尾,朔(愬)朔,終吉。九五,夬禮,貞厲。尚(上)九,視禮,巧(考)翔(祥),其睘(旋),元吉。”又《川(坤)》初六:“禮霜,堅冰至。”又《羅(離)》初九:“禮昔(錯)然,敬之,无咎。”以上諸禮字今通行本《易》皆作履。按《詩·商頌·長發》:“率履不越,遂視既發。”《韓詩外傳》三、《漢書》之《宣帝紀》、《蕭望之傳》並引履作禮。
禮-古汉语通假字字典
禮lǐ
【中古音】:
【上古音】:
盧啓切
【通假字释义】:
來薺開四(來脂) 履也。所以事神致福也。
【正字及释义】:
體 tǐ 他禮切 透薺開四(透脂) 身體,全身之總稱。
《韓詩外傳·卷九》:《詩》曰:采葑采菲,無以下禮。〔馮登府云:《釋名》禮,體也,得其事體也。馬瑞辰云:體正字,禮借字。〕
禮-敦煌俗字典
禮lǐ
敦研178V《佛說八師經》:“爲佛作禮,卻就坐。”按:敦煌北朝寫本“禮”字率皆作簡體“礼”。
敦研018《佛說阿難律經》:“頭面作禮,白佛言:‘願欲有所問。’”
S.388《正名要錄》:“右字形雖別,音義是同。古而典者居上,今而要者居下。”按:顏元孫《干祿字書》:“竝正,多行上字。”
敦研320《修行本起經》:“國王及群臣見國師、阿夷敬禮太子,心便悚然。”
敦研149《道行般若經》:“作禮恭敬。”敦研215《太子瑞應本起經》:“三十二:樹神人現,低首禮侍。”P.2160《摩訶摩耶經卷上》:“稽首頭面禮,無上大法王。”敦研139《百喻經》:“爲佛作禮受教。”
敦研020(9-2)《大般涅槃經》:“恭敬尊重,讀誦禮拜,亦復如是。”
敦研007《大慈如來十月廿四日告疏》:“一心禮拜,稽首和南。”
禮-金瓶梅字典
禮(礼)
lǐ 《广韵》:说文曰,履也,所以事神致福也。释名曰,礼,体也,得其事体也。 卢启切 蟹开四上荠来
①礼治。 家有万贯资财,颇好诗禮。(四七1上9)
②礼节。 蔡太师也起身就羢单上回了个禮。(五五6上1)
③礼物。 宋巡按送禮与他。(五二1上7)
禮-秦汉魏晋篆隶字形表
禮
版权声明: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,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。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,不拥有所有权,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。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/违法违规的内容, 请联系QQ:37996619(同微信)举报,一经查实,本站将立刻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