亷(亷)是什么意思
亷-古汉语通假字字典
亷lián
【中古音】:
【上古音】:
力鹽切
【通假字释义】:
來鹽開三(來談) 仄(偏仄)也。
【正字及释义】:
兼 jiān ㄐㄧㄢ 古甜切 見添開四(見談) 同時具備若干方面。
《韓非子·五蠹》:拔城者受爵禄,而信亷愛之説。〔太田方云:廉,當作兼。〕
lián 力鹽切 來鹽開三(來談) 察視。
《周禮·天官·小宰》:一曰廉善,二曰廉能,三曰廉敬。〔孫詒讓疏云:王安石等訓廉爲察,蓋以廉爲覝之借字。〕
《漢書·高帝紀》:且廉問,有不如吾詔者,以重論之。〔顔師古云:廉,察也,字本作覝,其音同耳。〕
《漢書·何武傳》:武使從事,廉得其罪。
熑 lián 勒兼切 來添開四(來談) 火煣直木使爲車網而斷絶。
《周禮·考工記·輪人》:凡揉牙,外不亷而内不挫、〔《説文》引作煣牙外不熑。〕
亷-历代避讳字汇典
亷lián
宋黄庭坚字鲁直,自号山谷道人,从父名亷。
〔代字〕《汇考》卷三八云:“周濂溪,本作亷溪,山谷改书加‘水’。林棐江《州学廉溪祠堂记》云:‘濂似亷而不类,鲁直避其从父之讳,改焉。’”
版权声明: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,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。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,不拥有所有权,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。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/违法违规的内容, 请联系QQ:37996619(同微信)举报,一经查实,本站将立刻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