欢迎您访问肥饶国学,一个集成语、谚语、俗语、俚语、俏皮话分享学习网站,以求会盟而谋学业之进,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,以致天下好学之士,齐心合力,相互扶持,共同进步。
当前位置:首页 > 字典 > 禀

禀(稟)是什么意思

  • 禀-简明篆刻正字字典

    从上到下依次是小篆、甲骨文、金文、古玺及战国文字、缪篆及汉代文字、鸟虫篆。

  • 禀-古代汉语字典

    【繁体字】:稟

    【释义】:

    ㈠ bǐng ①官府赠给人谷物。《汉书·文帝纪》:“今闻吏禀当受鬻者,或以陈粟。”(鬻:通“粥”。)泛指赋予,给与。《淮南子·原道》:“布施禀授而不益贫。”《汉书·礼乐志》:“人函天地阴阳之气,有喜怒哀乐之情,天禀其性而不能节也。”(节:节制。)②受,承受。《尚书·说命上》:“臣下罔攸禀令。”(罔:无。攸:所。)《淮南子·修务》:“各有其自然之势,无禀受于外。”③下对上报告。《后汉书·皇后纪上·明德马皇后》:“后时年十岁,干理家事,敕制僮御,内外谘禀。”(僮御:奴仆。)苏辙《论吏额不便二事札子》:“臣遂禀白三省执政。”

    ㈡lǐn ④同“廪”。粮仓。《管子·轻重甲》:“请使州有一禀。”《新唐书·李密传》:“今禀无见粮,难以持久。”(见xiàn:现成的。)

  • 禀-古代汉语字典

    禀lǐn

    【繁体字】:禀

    【释义】:

    见“禀(禀)”㈡。

  • 禀-常用古汉语字典

    禀bǐng

    【释义】:

    [动]向长上报告。罗贯中《杨修之死》:禀请夜间口号。冯梦龙《灌园叟晚逢仙女》:只见公差禀道:“原告张霸同家长张委,昨晚都死了。”

  • 禀-常用字详解字典

    禀bǐng

    从示声,形声,,13画。①赐与;赋与禀赋|禀性△天禀。②承受禀承|禀受。③旧时下对上报告禀告|禀陈△回禀|面禀|敬禀。④禀报的文件禀帖。

    〈辨〉禀字原作稟,从禾声。读lǐn,本是仓廪字的象形;异体作廩,从广稟声。用以积谷,故有承受义,后来此义由稟字专门表示,音变为bǐng,廩仍读lǐn。稟又借用为禀告字,所以后来形符讹变作示,示为显示,使人知。

  • 禀-敦煌俗字典

    禀bǐng

    S.6557《南陽和尚問答雜徵義》:“禀六代爲先師。”

    S.2832《願文等範本·康公高公》:“賓客康公、高公氣禀山岳,成生傑國;才名絕代,識量弘深。”

    S.2073《廬山遠公話》:“九十日內,然可成形,男在阿孃左邊,女在阿孃右脇,貼着俯近心肝,禀氣成形。”

    S.2832《願文等範本·女人患》:“氣禀松筠,貞節孤立。”

  • 禀1-现代汉语规范字典

    禀1bǐng*稟

    【释义】:

    〈文〉赐予;赋予天禀1(天赋)|禀1赋。→②承受禀1受。

  • 禀2-现代汉语规范字典

    禀2bǐng*稟

    【释义】:

    旧指向长辈或上级报告禀2报|禀2告|禀2明|回禀2。→②旧指向上级报告的文件具禀2详报。

  • 禀-汉字异读字典

    ㈠bǐng 〔又〕bǐn ①领受;承受。如:禀性;禀承。②旧时对上陈述称“禀”。如:禀告父母。

    ㈡lǐn 〔通〕通“廪”。给予粮食。仲长统《昌言·损益》:“天灾流行,开仓库以禀贷。”

  • 禀-金瓶梅字典

    bǐng “稟”改“禾”符作“示”得形。见《字彙》。《广韵》:稟,供穀,又与也。 筆锦切深开三上寝帮

    ①禀白,报告。 武松禀道:“小人托赖相公的福荫……。”(一8上11)姐禀问了爹,才打发小的来了。(三四15下6)先见禀事的管家下了书。(二七1上8)

    ②禀受,领受(上天的赐予)。 这是个人禀的寿数,到此地位强求不得。(六二16下11)

版权声明: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,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。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,不拥有所有权,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。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/违法违规的内容, 请联系QQ:37996619(同微信)举报,一经查实,本站将立刻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