炰(炰)是什么意思
炰-古代汉语字典
炰páo
【释义】:
①同“炮”。烧烤。《诗经·鲁颂·閟宫》:“毛炰胾羹。”(毛炰:指带毛烧熟的猪。胾zì:切成大块的肉。)又为蒸煮。《诗经·大雅·韩奕》:“炰鳖鲜鱼。”②[炰烋xiāo]猛兽怒吼。形容人嚣张或暴怒。《诗经·大雅·荡》:“女炰炰于中国,敛怨以为德。”(女rǔ:你。指殷商。)
炮(炰)-古汉语通假字字典
炮(炰)páo
【中古音】:
【上古音】:
薄交切
【通假字释义】:
並肴開二(並幽) 毛炙肉也。
【正字及释义】:
庖 páo 薄交切 並肴開二(並幽)庖宰,廚師。
《韓非子·難二》:凡爲人臣者,猶炮宰和五味而進之君,君弗食,孰敢强之也。
咆 páo 薄交切 並肴開二(並幽) 猛獸怒吼。
《詩·大雅·蕩》:女魚烋于中國,斂怨以爲德。〔高亨注:炰烋,《説文》引作咆哮。〕
炰-难僻字字典
炰páo
【同音字】:袍
【释义】:
①烹煮。②通“咆”。炰烋:咆哮。
炰-现代汉语规范字典
炰páo
【释义】:
〈文〉把带毛的肉用泥裹住放在火上烤。
版权声明: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,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。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,不拥有所有权,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。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/违法违规的内容, 请联系QQ:37996619(同微信)举报,一经查实,本站将立刻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