辟(辟)是什么意思
辟-古文字通假字典
辟
(錫幫bi)讀為嬖(錫幫bi),雙聲叠韻
殷墟甲骨文有辟臣,《合集》二七八九六:“……亥卜,多辟臣其……”《合集》二七六〇四:“辟臣。”陳夢家《殷虚卜辭綜述·百官》謂:“多辟臣可能是嬖臣,乃親近的褻臣。”又上博楚竹書《緇衣》簡一二:“毋以辟御(衋)妝(莊)后,毋以辟士(衋)夫=(大夫)向(卿)使(士)。”二辟字《禮記·緇衣》通行本皆作嬖。按《荀子·君道》:“案唯便嬖親比己者之用也。”《韓詩外傳》四嬖作辟。
辟-古文字通假字典
辟
(錫幫bi)讀為避(錫幫bi),雙聲叠韻
馬王堆帛書《老子》乙本卷前古佚書《稱》:“天下有參(三)死:忿不量力死,嗜欲無窮死,寡不辟衆死。”又銀雀山竹簡《孫子兵法·實虚》:“……兵刑(形)象水,水行辟高而走下,兵勝辟實擊虚。”十一家本作:“水之形避高而趨下,兵之形避實而擊虚。”又銀雀山竹簡《孫臏兵法·威王問》:“辟而驕之,引而勞之,攻其无備,出其不意。”影本注引《孫子·計》:“……强而避之,怒而撓之,卑而驕之,佚而勞之,親而離之,攻其無備,出其不意。”又銀雀山竹簡《國法之荒》:“□下無弗為之心,而以豚(遯)罪辟刑為故。按《易·睽》:“以辟咎也。”集解辟作避。
辟-古文字通假字典
辟
(錫幫bi)讀為壁(錫幫bi),雙聲叠韻
睡虎地秦簡《日書》甲《星》:“東辟,不可行。百事凶。”又《吏》:“中秋奎、東辟。”辟即二十八宿之壁宿。按《儀禮·特牲饋食禮》:“饎爨在西壁。”釋文壁作辟。
辟-古文字通假字典
辟
(錫幫bi)讀為臂(錫幫bi),雙聲叠韻
睡虎地秦簡《日書》甲《盜者》:“盜者長鼻、長頸、大辟臑而僂……從以上辟臑梗,大疵在辟……”按《禮記·少儀》:“則以牛肩臂臑折九箇。”釋文:“臂本亦作辟。”
辟-古文字通假字典
辟
(錫幫bi)讀為譬(錫滂pi),叠韻,幫滂旁紐
郭店楚簡《五行》簡四七:“(喻)而智(知)之胃(謂)之進之。辟而智(知)之胃(謂)之進之。”辟讀為“譬喻”之譬。《説文》:“譬,喻也。”按《詩·大雅·抑》:“取譬不遠。”《列女傳》八引譬作辟。
辟-古文字通假字典
辟
(錫並pi)讀為闢(錫並pi),雙聲叠韻
叔夷鎛:“卑(俾)若鍾(鐘)鼓,外内剴(闓)辟……”中山王方壺:“……述(遂)定君臣之(位),上下之軆(體),休有成工(功),(創)辟封疆……”銀雀山竹簡《晏子·四》:“公吾薨(夢)有二丈夫立而怒……狀,志其聲。公恐,學(覺),痛磒,辟門召占薨(夢)者曰……”明本《晏子春秋·内篇諫上》同作辟,簡本及明本皆應讀為闢。《説文》:“闢,開也。从門,辟聲。”按《尚書·堯典》:“闢四門。”《史記·五帝本紀》闢作辟。
辟-古文字通假字典
辟
(錫並pi)讀為甓(錫並pi),雙聲叠韻
銀雀山竹簡《守法守令》:“積大瓦及石於城上,靈辟之重皆五斗以上,毋下人五十。”“積石及毁瓦、靈辟、疾莉(蒺藜)於城下,百步而一積,城守之造也。”影本注以為“靈辟”即“瓴甓”。《爾雅·釋宫》:“瓴甋謂之甓。”郭璞注:“搅甎也,今江東呼瓴甓。”即今之磚。
辟同避-常用古今字通假字字典
辟同避
辟音bì。辟的本义是法,刑法。《说文》:“辟,法也。”假借为避,回避,躲避,避免。《左传·隐公元年》:“姜氏欲之,焉辟害?”(姜氏想要这样做,怎么能躲避这场祸害呢?焉,疑问副词,怎么。)《左传·僖公三十二年》:“其北陵,文王之所辟风雨也。”(那北面的大山,是当年周文王躲避风雨的地方。)《孟子·滕文公下》:“段干木逾垣而辟之,泄柳闭门而不内,是皆已甚。”(段干木跳过墙就回避了,泄柳关上大门却不接待,这都做得太过份了。内,同纳。)“躲避”义,后来加义符”辵”写作“避”。
辟同嬖-常用古今字通假字字典
辟同嬖
辟音bì。辟又假借为嬖,宠爱,受宠幸的人。《说文》:“嬖,便辟。”《广韵》:“嬖,爱也。”《论语·季氏》:“友便辟,友善柔,友便佞,损矣。”(同谄媚受宠的人交朋友,同奉承恭维的人交朋友,同夸夸其谈的人交朋友,便有害了。)《荀子·儒效》:“随其长子,事其便辟,举其上客。”(顺从那些显贵的人,侍奉那些受宠的亲信,吹捧那些显贵的座上客。长子,钜子,显贵人物。举起,抬起,此指吹捧。)“宠爱”义,后来加义符“女”写作“嬖”。
辟同躄-常用古今字通假字字典
辟同躄
辟音bì。辟又假借为躄,跛。《广韵》:“躄,人不能行也。”《荀子·正论》:“羿、蠭门者,天下之善射者也,不能以拨弓曲矢中;王梁、造父者,天下之善驭者,不能以辟马毁舆致远。”(羿和逢门是天下善于射箭的人,但是不能让他们用不正之弓、弯曲之箭射中目标;王梁、造父是天下善于驾车驭马的人,然而不能够让他们用跛马坏车到达很远地方。蠭门,即逢蒙。拨弓,不正之弓。)贾谊《治安策》:“非亶倒县而已,又类辟。”(不只是象将人倒挂罢了,又类似跛子不能行走。亶,通但,限止副词,只。县,同悬。)“跛”义,后来加义符“足”写作“躄”。
辟同僻-常用古今字通假字字典
辟同僻
辟音pì。辟又假借为僻。据段注《说文》僻的本义是“边”。引申为邪僻,不诚实;偏僻。《左传·昭公六年》:“楚辟,我衷,若何效辟?……无宁以善人为则,焉用效人之辟?”(楚国不正派,我们正派,为什么学不正派的呢?……宁肯把善人当做榜样,哪里用得着效法邪僻呢?衷,通中,正。无,语首助词,无义。)
《论语·先进》:“师也辟,由也喭。”(颛孙师偏激,仲由粗鲁。黄氏三《论语后案》:“辟,读若《左传》‘阙西辟’之辟,偏也。”)《汉书·薛宣朱博传》:“栗邑县小,辟在山中,民谨朴易治。”(栗地是个小县,地处偏僻的山中,百姓老实淳朴,容易治理。)“邪僻,偏僻”义,后来加义符“人”写作“僻”。
辟同闢-常用古今字通假字字典
辟同闢
辟音pì。辟又假借为闢。开垦,开闢;排除,驳斥。《孟子·梁惠王上》:“然则王之所大欲可知已:欲辟土地,朝秦楚,莅(lì)中国而抚四夷也。”(那么您的最大欲望就能够知道了:想要开闢领土,使秦、楚等大国来朝见,统治中原地区又安抚四方的少数民族。已,通“矣”。莅,临,指统治。)《聊斋志异·促织》:“巫从旁望空代祝,唇吻翕(xī)辟,不知何词。”(巫婆站在香案旁向空中替人祈祷,她的嘴一合一开,不知念什么词儿。翕,收敛,合上。)龚自珍《病梅馆记》:“予本非文人画士,甘受诟厉,辟病梅之馆以贮之。”(我本来不是什么文人画士,甘心情愿地蒙受羞辱,开闢“病梅馆”来安置病梅。诟厉,同诟病,耻辱。)《促织》、龚文用“辟”系仿古。
《荀子·成相》:“禹有功,抑下鸿,辟除民害逐共工。”(大禹有功劳,抑制了流下的洪水,屏除了百姓的祸害驱逐了共工。共工,上古神话传说中的人物。)王安石《答司马谏议书》:“辟邪说,难壬(rén)人,不为拒谏。”(驳斥不正确的言论,批驳巧辩的坏人,不算拒绝别人的规劝。壬人,巧言谄媚,包藏祸心的人。)“开垦、开闢;排除,驳斥”义,后来加义符“门”写作“闢”。
辟同譬-常用古今字通假字字典
辟同譬
辟音pì。辟又假借为譬,比喻,打比方。《礼记·中庸》:“君子之道,辟如行远,必自迩(ěr);辟如登高,必自卑。”(君子的处世为人之道,好象走远路一样,必须从近处开始;好比登临高处,必须从低处开始。迩,近。)《荀子·强国》:“今君人者,辟称比方则欲自并乎汤、武,若其所以统之,则无以异于桀、纣,而求有汤、武之功名,可乎?”(现在统治别人的国君,譬喻将自己跟商汤王、周武王并列,假如他所采取的施政措施跟夏桀王、商纣王没什么区别,然而想取得有商汤王、周武王的功绩和名望,难道可能吗?辟称,同譬称,譬喻。比方,比拟。统,综理,如立法施政等。)《孟子·尽心上》:“有为者辟若掘井,掘井九仞而不及泉,犹为弃井也。”(做一件事情的人譬如打井,打到六七丈深还没有见到泉水,仍然是一口废井。仞,长度单位,古以七尺八尺为一仞。)“比喻,打比方”义,后来加义符“言”写作“譬”。
按:以上这一大组古今字,意义上本没有明显的联系。从文字发展角度看,最初表示躲避、宠爱、跛、偏僻、开闢、譬喻的意义不曾造字,就假借一个“辟”字表示众多义项,后世为避免书面上的混淆,于是分别加不同的义符造了避、嬖、躄、僻、闢、譬等字,以示区别。
辟-简明篆刻正字字典
辟
从上到下依次是小篆、甲骨文、金文、古玺及战国文字、缪篆及汉代文字、鸟虫篆。
辟1-古代汉语字典
辟1
【释义】:
㈠bì△①法,法度。《诗经·小雅·雨无正》:“辟1言不信。”(不听信法度之言。)特指刑,刑法。《尚书·吕刑》:“墨辟1疑,赦。”(墨:古代五刑之一,在脸上刺字并涂墨。)[大辟]古代五刑之一,砍头。《礼记·文王世子》:“其死罪,则曰某之罪在辟1辟1。”方苞《狱中杂记》:“惟辟1辟1无可要,然犹质其首。”(要yāo:要挟。质其首:把死者的头作为抵押品。)②罪,罪行。《左传·襄公八年》:“辟1杀子狐、子熙、子侯、子丁。”(子狐、子熙、子侯、子丁:人名。)《汉书·扬雄传下》:“言奇者见疑,行殊者得辟1。”(见:被。)③天子或诸侯国君的通称。《尚书·洪范》:“惟辟1作福,惟辟1作威。”《诗经·商颂·殷武》:“天命多辟1,设都于禹之绩。”(多辟:指众诸侯。绩:通“迹”,指足迹所到之处。)④明,彰明。《礼记·祭统》:“对扬以辟1之。”(对扬:对答并颂扬。)⑤征召。《后汉书·张衡传》:“连辟1公府,不就。”⑥躲避。后来写作“避”。《左传·僖公三十二年》:“其北陵,文王之所辟1风雨也。”(陵:大山。)《孟子·告子上》:“故患有所不辟1也。”(患:祸患。)⑦得宠的人。后来写作“嬖”。《论语·季氏》:“友便辟1……损矣。”(友便辟:同善于奉迎而得宠的人交朋友。)
㈡pì⑧开,打开。后来写作“辟2(闢)”。《仪礼·士丧礼》:“主人即位,辟1门。”引申为开辟。《孟子·梁惠王上》:“欲辟1土地,朝秦楚。”(朝:使……朝拜。)《荀子·王制》:“辟1田野,实仓廪。”又为消除,清除。《荀子·成相》:“辟1除民害逐共工。”(共工:传说中古代的部族首领。)屈原《远游》:“氛埃辟1而清凉。”⑨邪僻,行为不正。《孟子·梁惠王上》:“苟无恒心,放辟1邪侈,无不为已。”(放:放纵。已:语气词。)《荀子·非十二子》:“行辟1而坚,饰非而好,……古之大禁也。”又为鄙陋,偏僻。《荀子·议兵》:“无幽闲辟1陋之国。”《汉书·薛宣传》:“而粟邑县小,辟1在山中。”⑩通“譬”。譬喻,比方。《孟子·尽心上》:“有为者辟1若掘井,掘井九轫而不及泉,犹为弃井也。”(轫:通“仞”,八尺为一仞。)《荀子·儒效》:“故能小而事大,辟1之是犹力之少而任重也。”(任:担子。)又为了解,明白。《礼记·礼运》:“辟1于其义,明于其利。”⑾通“擗”。拍胸。《诗经·邶风·柏舟》:“静言思之,寤辟1有摽。”(言:动词词头。寤:觉悟,明白。摽bìào:拍,击。)
辟1-古代汉语字典
辟1pì
【释义】:
见“辟1”㈡。
辟2-古代汉语字典
辟2pì△
【繁体字】:闢
【释义】:
①开。《左传·宣公二年》:“晨往,寝门辟2矣。”《聊斋志异·促织》:“巫从傍望空代祝,唇吻翕辟2,不知何词。”(翕xī:合。)②开垦,开拓。《商君书·弱民》:“农辟2地。”引申为开阔,宽阔。潘岳《西征赋》:“蹈秦郊而始辟2。”《徐霞客游记·滇游日记八》:“不若从炉塘道,稍迂而路辟2。”(迂:曲折,绕远。)③排除,驳斥。《荀子·解蔽》:“是以辟2耳目之欲。”王安石《答司马谏议书》:“辟2邪说,难壬人。”(难:责难,批驳。壬人:巧辩谄媚之人。)④通“避”。躲避。李公佐《南柯太守传》:“行者亦辟2于左右。”
辟-常用古汉语字典
辟
【释义】:
(一)bì[动]①用同“避”。躲避,避免。《左传·殽之战》:其北陵,文王之所辟风雨也。《左传·僖公二十三年》:晋楚治兵,遇于中原,其辟君三舍。②征召。范晔《张衡传》:永元中,举孝廉不行,连辟公府不就。《晋书·谢安列传》:初辟司徒府,除左著作郎。
(二)pì[动]开,开辟。归有光《项脊轩志》:前辟四窗。龚自珍《病梅馆记》:辟病梅之馆以贮之。洪亮吉《治平篇》:高、曾之时,隙地未尽辟,闲廛未尽居也。
辟-古汉语通假字字典
辟bì
【中古音】:
【上古音】:
必益切
【通假字释义】:
幫昔開四(幫錫) 法也。
【正字及释义】:
椑 bì 房益切 並昔開四(並錫) 棺材最裹面的一層。
《左傳·哀公二年》:桐棺三寸,不設屬辟。〔辟;《大記》注引作椑。《士禮》疏同。〕
嬖 bì 博計切 幫霽開四(幫支)
(一)寵愛。
《管子·任法》:卿相不得翦其私,群臣不得辟其所親愛。〔安井衡云:辟讀爲嬖。嬖,愛幸也。〕
(二)邪僻。
《商君書·墾令》:辟淫游惰之民無所於食。
(三)便嬖。由阿諛逢迎得到君主寵信的近臣。
《荀子·儒效》:隨其長子,事其便辟,舉其上客,然若終身之虜而不敢有他志。〔王先謙云:辟借作嬖。〕
《韓非子·詭使》:賞賜之所以爲重也,而戰鬭有功之士貧賤,而便辟優徒超級。
壁 bì 北激切 幫錫開四(幫錫) 星名,又稱東壁。二十八宿之一。
《禮記·月令》:仲冬之月,日在斗,昏,東辟中,旦軫中。
避 bì 毗義切 並寘開四(並支) 逃避,迴避。
《左傳·莊公九年》:秦子梁子以公旗辟於下道,是以皆止。〔杜頂注:辟同避。〕
《論語·憲問》:子曰:賢者辟世,其次辟地,其次辟色,其次辟言。
《墨子·尚賢下》:今天下之士君子,皆欲富貴而惡貧賤,然汝何爲而得富貴而辟貧賤?
《孟子·滕文公下》:〔陳仲子〕辟兄離母,處於於(wū)陵。
《周禮·地官·調人》:凡和難父讎辟諸海外。〔孫詒讓云:辟即避之假字。〕
《莊子·逍遥遊》:東西跳梁,不辟高下。〔《釋文》:辟,音避。今本多作避。〕
《禮記·曲禮上》:君出就車,則僕并轡授,左右攘辟。〔《釋文》:辟,音避。孔疏曰:左右侍者悉卻讓以避車,使不妨車行也。〕
《史記·秦始皇本紀》:今天下已定,法令出一,百姓當家則力農工,士則學習法令辟禁。〔《正義》辟音避。〕
《韓詩外傳·卷三》:適情辟餘,不求非其有,而天下稱其亷也。〔許維遹案:辟與避同。〕
《漢書·董仲舒傳》:舜知不可辟,乃即天子之位。〔顔師古云:辟讀爲避。〕
躄 bì 必益切 幫昔開四(幫錫) 腿瘸。
《荀子·正論》:王梁造父者,天下之善馭者也,不能以辟馬毁輿致遠。
《漢書·賈誼傳》:非晝倒縣(xián懸)而已,又類辟且病痱。〔賈誼《新書》辟作躄。〕
霹 pī ㄆㄧ 普擊切 滂錫開四(滂錫) 霹靂,疾雷。
《史記·天官書》:夫雷電,蝦虹、辟歷、夜明者,陽氣之動者也。
《漢書·揚雄傳上》:辟歷列缺,吐火施鞭。〔應劭云:辟歷,雷也。〕
紕 pí 匹夷切 敷脂開四(滂脂) 緣飾。
《禮記·玉藻》:而素帶終辟。〔注:辟,讀如裨冕之裨,裨謂以繒采飾其側。〕
僻 pì 普擊切 滂錫開四(滂錫)
(一)邪僻。
《墨子·辭過》:作爲衣服帶履便於身,不以爲辟怪也。〔畢沅云:辟,僻字假音。〕
《莊子·秋水》:行殊乎俗,不多辟異。
《荀子·非十二子》:行辟而堅,飾非而好,玩姦而澤,言辯而逆,古之大禁也。〔楊倞注:辟,讀爲僻。〕
《吕氏春秋·審分》:姦僞邪辟之塗可以息。
《漢書·董仲舒傳》:邪辟之説滅息,然後統紀可一而法度可明。〔顔師古云:辟,讀爲僻。〕
《淮南子·修務》:儒有邪辟者,而先王之道不廢,何也?其行之者多也。
《漢書·淮南衡山濟北王傳贊》,剸懷邪辟之計,謀爲畔逆。
(二)地方荒遠,偏僻。
《楚辭》屈原《離騷》:扈江離與辟芷兮,紉秋蘭以爲佩。〔王逸注:辟,幽也。〕
《史記·孔子世家》:昔秦穆公國小處辟,其霸何也?
《史記·范雎蔡澤列傳》:夫秦國辟遠,……而存先王之宗廟也。
《漢書·蕭何傳》:何買田宅必居窮辟處,爲家不治垣屋。〔顔師古云:辟,讀曰僻。〕
(三)偏頗,不實在。
《論語·先進》:柴(子羔)也愚,參(曾參)也魯,師(子張)也辟,由也(子路)喭。〔朱熹《集注》:辟,便辟也,謂習於容止,少誠實也。〕
《荀子·議兵》:房辟曲私之屬爲之化而工。
擗 pì 房益切 奉昔開四(並錫)
(一)拊心。
《詩·邶風·柏舟》:静言思之,寤擗有標。〔擗,一本作辟。《釋文》擗,本又作辟。《玉篇》擗引《詩》作擗。〕
(二)析,剖開。
《孟子·滕文公下》:妻辟纑。
譬 pì 匹賜切 敷寘開四(滂支) 比喻。
《論語·子罕》:辟如爲山,未成一匱,止。
《墨子·小取》:辟也者,舉他物而以明之也。
《孟子·盡心上》:有爲者辟若掘井,掘井九,而不及泉,猶爲棄井也。
《荀子·富國》:辟之若木。〔楊倞注:辟,讀爲譬。〕
《荀子·王霸》:是過者也,過猶不及也。辟之是猶立直木而求其景之枉也。
《荀子·大略》:仁義禮善之于人也,辟之若貨財粟米之于家也。
《禮記·坊記》:君子之道辟則坊與。
《禮記·中庸》:君子之道,辟如行遠必自邇。
《漢書·王褒傳》:辟如女工有綺縠,音樂有鄭衛。〔顔師古云:辟,讀曰譬。〕
闢 pì 房益切 奉昔開四(並錫)
(一)開,開墾,開拓。
《詩·大雅·江漢》:式辟四方,徹我疆土。
《國語·晉語五》:晨往則寢門辟矣。
《晏子春秋·雜上》:田疇墾辟。〔孫星衍云:辟當爲闢。〕
《孟子·梁惠王上》:欲辟土地,朝秦楚,莅中國而撫四夷也。
《莊子·田子方》:心困焉而不能知,口辟焉而不能言,嘗爲汝議乎其將。〔《疏》:辟者,口開不合也。〕
《管子·八觀》:草田多而辟田少者,雖不水旱,饑國之野也。〔《御覽·地部廾》引辟作闢。〕
《荀子·議兵》:彼貴我名聲,美我德行,欲爲我民,故辟門除涂以迎吾入。〔楊倞注:辟與闢同。〕
《史記·范雎蔡澤列傳》:破軍殺將,再辟地千里。
(二)排除。
《墨子·節葬下》:五官六府,辟草木,實倉廪。〔畢沅云:辟同闢。〕
(三)疏通。
《莊子·天道》:明於天,通於聖,六通四辟於帝王之德者,其自爲也,昧然無不静者矣。〔《釋文》:四辟謂四方開也。〕
辟-通假字小字典
辟bì
必益切(帮昔开三) 帮锡入
本义为法、刑。《说文》:“辟,法也。”又作君主。《尔雅·释诂》:“辟,君也。”《说文通训定声》:“辟,假借为璧,又为避,又为譬,又为僻,又为闢。”
(一)通“避”bì 毗义切(並开三) 帮锡入 躲开,避免。
其北陵,文王之所辟风雨也。(《左传·僖公三十二年》)——那北边的大山,曾是周文王避风雨的地方。〔杜预注:“辟,音避。”〕
姜氏欲之,焉辟害?(《左传·隐公元年》)——母亲姜氏要这样,又怎能避免这个祸害呢?
子曰:“贤者辟世,其次辟地,其次辟色,其次辟言。”(《论语·宪问》)——孔子说:“有些贤能的人逃避恶浊社会而隐居,次一等的择地而处,再次一等的避免不好的脸色,再次一等的回避恶言。”
(二)通“譬”pì 匹赐切(滂真开三) 滂锡入 比如,打比方。
君子之道,辟如行远,必自迩;辟如登高,必自卑。(《中庸》)——君子的学说,好比走远路,必须从近处开始;好比登高处,必须从低处开始。〔迩(ěr):近。 卑:位置低下,与“高”相对。〕
辟之是犹伏而咶天,救经而引其足也。(《荀子·强国》)——这样做就好比伏在地上去舔天,救上吊的人而去拉他的脚。〔咶:同舐。 经:缢。〕
(三)通“僻”pì 芳辟切(滂昔开三) 滂锡入 幽僻;不诚实;邪僻。
昔我先王熊绎,辟在荆山,筚路蓝缕,以处草莽。(《左传·昭公十二年》)——从前我们先王熊绎,住在荆山那偏僻的地方,驾的是柴车,穿的是破衣,住在杂草丛中。〔荆山:楚人的发祥地,在今湖北南漳县西。 筚:柴车。〕
故明主察法,境内之民无辟淫之心。(《商君书·弱民》)——所以明君修明法度,使国内的老百姓没有邪僻放纵的念头。
苟无恒心,放辟邪侈,无不为已。(《孟子·梁惠王上》)——如果没有一定的道德观念和行为准则,就会肆意作恶,什么事都干得出来。〔恒心:常心。指经常指导人的道德观念和行为准则。 放辟邪侈:放、侈,放纵;辟、邪,即僻邪,不正,谓肆意作恶。 已:通“矣”,语气词。〕
栗邑县小,辟在山中,民谨朴易治。(《汉书·薛宣传》)—一栗是个小县,又地处幽僻的山中,百姓老实淳朴容易管理。
(四)通“闢”(今简化为辟)pì 房益切(並昔开三)並锡入 开垦,开辟。
然则王之所大欲可知已,欲辟土地,朝秦楚,莅中国而抚四夷也。(《孟子·梁惠王上》)——那末,您的最大欲望便可以知道了。您是想要扩大国土,让秦楚等国都来朝贡,自己作天下的盟主,同时安抚四周的外族。〔莅(lì):临视,指登位视事。 已:通“矣”。〕
辟1-常用字详解字典
辟1pì
闢
甲金篆
□,13画。①法;法律大辟1。②开辟鸿蒙初辟1△独辟1蹊径|开天辟1地。③透彻精辟1|透辟1。④驳斥或排除不正确的言论和谣言辟1谣|辟1邪说。
辟2-常用字详解字典
辟2bì
①君主复辟2。②征召辟2举。③排除辟2谷|辟2邪。①同“避”辟2易。
〈辨〉辟字甲骨文象用剞给跪地的罪人用刑,为会意字,本义为法,也指君主等立法或执法的人。金文加〇为形符,象璧形,本为璧的本字,借用为辟;篆书〇改从口,口表示执法者宣布法令或罪人罪状。楷书作辟。法律义旧读bì,今读pì。读pì其他各义旧写作闢;闢,从門辟声,本义为开门,引申为辟1义项②③①。今并用辟◇注意:闢又同“劈”,读pī,劈头也写作闢头,今作辟头。
辟-敦煌俗字典
辟bì
敦研020(9-7)《大般涅槃經》:“王既服已,須臾藥發,悶亂辟(躄)地,無所覺知,猶如死人。”按:“辟”字《大正藏》作“壁”。
敦研118(2-1)《小品般若波羅蜜經》:“所謂若聲聞地、若辟支佛地。”
敦研030(2-2)《大智度論》:“若聲聞僧、若辟支佛僧、若菩薩僧,功德是聖僧。”
S.203《度仙靈錄儀》等:“厶甲若行山林之中,爲辟斥虎、毒蟲;若行江淮,辟斥風波;若行城營、裹城,辟斥惡人口舌。”
辟-汉语字源字典
辟bì,pì
甲 金 篆
辟为“劈”的本字。甲骨文、金文的辟字,左边是一跪着的人形,右边是一把刑刀(辛),下面的小方框或小圆圈则代表人头,表示用行刑大刀把犯人的头砍下来的意思。这就是古代“大辟”之刑的形象描绘。辟的本义为砍、劈;又用作刑罚名,如“劓辟”(割鼻子)、“墨辟”(脸上刺字)等;引申指法律、法度,又指最高执法人、君主。现在“复辟”一词,是指恢复君主统治的意思。此外,辟还有征召之义,如“辟召”(因推荐而征召入仕)。
辟1-现代汉语规范字典
辟1bì
【释义】:
〈文〉①天子;国君复辟1。〇②征召;特指官府征聘荐举并授予官职征辟1。
辟2-现代汉语规范字典
辟2bì
【释义】:
〈文〉排除;避免辟2邪。另见pì。
辟1-现代汉语规范字典
辟1pì闢
【释义】:
①开拓;开发辟1地垦荒|另辟1蹊径|开辟1。〇②透彻精辟1|透辟1。〇③批驳;驳斥辟1谬|辟1谣。
辟2-现代汉语规范字典
辟2pì
【释义】:
〈文〉法律;刑法大辟2(古代指死刑)。
另见bì。
辟-汉字异读字典
辟
㈠pì ①打开。《左传·宣公二年》:“寝门辟矣。”②开辟。如:生产队自辟园地,培育树苗。③屏除;排除。《荀子·解蔽》:“是以辟耳之欲。”④通“僻”。不诚实;邪僻。《论语·先进》:“师也辟。”⑤通“擗”。捶胸。《诗·邶风·柏舟》:“寤辟有摽。”⑥通“譬”。《荀子·王霸》:“辟之是犹立直木而求其影之枉也。”⑦通“霹”。如“辟历”同“霹雳”。
㈡bì ①〔语〕作名词。国君。《诗·大雅·文王有声》:“皇王唯辟。”②〔引〕法;刑。《诗·小雅·雨无正》:“辟言无信,如彼行迈,则靡所臻。”③〔引〕征召。《晋书·谢安传》:“初辟司徒府,除佐著作郎。”④〔引〕彰明。《礼记·祭统》:“对扬以辟之。”⑤〔通〕通“壁”。星名。⑥〔通〕通“避”。《荀子·荣辱》:“不辟死伤。”⑦〔通〕通“躄”。脚有病。《荀子·正论》:“不能以辟马毁舆致远。”⑧〔通〕通“襞”。“辟积”同“襞积”。⑨〔通〕通“睥”。“辟倪”同“睥倪”。侧目窥察。《史记·魏其武安侯列传》:“辟倪两宫间。”
辟-金瓶梅字典
辟
bì 《广韵》:尔雅曰,皇王后辟,君也。亦除也。 必益切 梗开三入昔帮
屏除,排除。 此一字是请神霄辟非大将军鸣金钟阳牒。(三九7下11)西门庆在前厅。教徐先生洒辉,各门上都贴辟非黄符。(五九21下7)
辟-历代避讳字汇典
辟bì
战国宋桓侯子氏名辟兵。
避偏讳“辟”:
〔触犯〕《〈史记·宋微子世家〉索隐》引《庄子》云:“桓侯行,未出城门,其前驱呼辟,蒙人止之,后为狂也。”又引司马彪曰:“呼辟,使人辟道。蒙人以桓侯名辟,而前驱呼‘辟’,故为狂也。”
定辟-历代避讳字汇典
定辟dìng bì
《能改斋漫录》卷一三载,宋徽宗政和八年七月,迪功郎饶州浮梁县丞陆元佐上书称:“恭覩政和二年春赐贡士第,当时有吴定辟、魏元勋等十馀人,名意僭窃,陛下或降或革。”
辟疆-历代避讳字汇典
辟疆pì jiāng
《韩非子·外储说右下》云:“卫君入朝于周,周行人问其号,对曰:‘诸侯辟疆。’周行人却之曰:‘诸侯不得与天子同号。’卫君乃自更曰:‘诸侯燬。’而后内之。仲尼闻之曰:‘远哉禁逼!虚名不以借人(1),况实事乎?’”
辟-秦汉魏晋篆隶字形表
辟
版权声明: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,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。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,不拥有所有权,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。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/违法违规的内容, 请联系QQ:37996619(同微信)举报,一经查实,本站将立刻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