慊(慊)是什么意思
慊-古代汉语字典
慊
【释义】:
㈠ qiǎn ①不满足,遗憾。《淮南子·齐俗》:“衣若悬衰,而意不慊。”《明史·毛澄传》:“顾帝虽勉从廷议,意犹慊之。”(顾:只是。勉:勉强。廷:朝廷。)[慊慊]不满足的样子。《后汉书·五行志一》:“慊慊常苦不足。”②不足,缺乏。《孟子·公孙丑下》:“彼以其爵,我以吾义,吾何慊乎哉!”(慊:用作意动,认为少。)
㈡qiè△③满足,快意。《庄子·天运》:“尽去而后慊。”《吕氏春秋·本生》:“今有声于此,耳听之必慊。”
㈢xián ④疑惑。《汉书·赵充国传》:“虽亡尺寸之功,偷得避慊之便。”(亡:无。偷:苟且。)
慊-古代汉语字典
慊qiè
【释义】:
见“慊”㈡。
慊-古代汉语字典
慊xián
【释义】:
见“慊”㈢。
慊-古汉语通假字字典
慊qiàn
【中古音】:
【上古音】:
苦簟切
【通假字释义】:
溪忝開四(溪談) 疑也。
【正字及释义】:
歉 qiàn 苦簟切 溪忝開四(溪談) 食不飽滿,引申爲短少。
《孟子·公孫丑下》:吾何慊乎哉。
《淮南子·原道》:是故不以康爲樂,不以慊爲悲。〔高誘注;慊,約也。楊樹達云:慊,讀爲歉。〕
《文選》陸機《辨亡論》:宫室輿服,蓋慊如也。
愜 qiè 古協切 溪怗開四(溪葉) 快心,滿意。
《孟子·公孫丑上》:行有不慊於心。〔注:慊,快也。《定聲》:慊,假借爲愜。〕
《吕氏春秋·本生》:耳聽之必慊。〔注:慊,快也。〕
嫌 xㄧán 户兼切 匣添開四(群談) 嫌疑。
《禮記·坊記》:貴不慊於上者,制其禄秩,隨功而施,則貴臣無復恨君爵禄之薄也。
《漢書·趙充國傳》:雖亡尺寸之功,媮得避慊之便,而亡後咎餘責,此人臣不忠之利,非明主社稷之福也。〔顔師古云:慊亦嫌字。按嫌疑字本作慊;慊恨字本作嫌,古籍多通用。參閲俞樾《俞樓雜纂》七《禮記異文箋》。〕
慊-难僻字字典
慊
【释义】:
㈠(qiàn歉)不满足,遗憾。
㈡(qiè窃)满足。
㈢(xián嫌)同“嫌”。嫌疑。
慊-敦煌俗字典
慊xián
Φ096《雙恩記》:“比來怕業慊怨債。”按:“慊”字爲破音字,此處音xián,意義同“嫌”。
慊-现代汉语规范字典
慊qiàn
【释义】:
〈文〉怨恨;不满。
另见qiè。
慊-现代汉语规范字典
慊qiè
【释义】:
〈文〉满意;满足慊意。
另见qiàn。
慊-汉字异读字典
慊
㈠qiàn 憾;恨;不满。《淮南子·齐俗训》:“衣若县衰而意不慊。”
㈡xián 〔通〕通“嫌”。嫌疑。《说文》:“慊,疑也。”《汉书·赵充国传》:“偷得避慊之便,而亡后咎馀责。”
㈢qiè 〔通〕通“厌”、满足;惬意。《庄子·天运》:“今取猿狙而衣以周公之服,彼必龁啮挽裂,尽去而后慊。”《孟子·公孙丑上》:“行有不慊于心。”
版权声明: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,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。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,不拥有所有权,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。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/违法违规的内容, 请联系QQ:37996619(同微信)举报,一经查实,本站将立刻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