禽(禽)是什么意思
禽同擒-常用古今字通假字字典
禽同擒
禽音qín。禽的本义是鸟兽的总称。《说文》:“禽,走兽总名。”禽又引申为捕获,捉拿。《尔雅·释鸟》:“二足而羽谓之禽,四足而毛谓之兽。”郝懿行按:“兽言守也,禽言擒也。”《左传·僖公二十二年》:“君子不重伤,不禽二毛。”(君子不再杀伤已经受过伤的人,不擒捉头发花白的老人。二毛,指头发斑白的老人。)《战国策·燕策二》:“两者不肯相舍,渔者得而并禽之。”(蚌和鹬两方不能相让,打鱼的人得到并捉住了它俩。舍,同捨。)《史记·淮阴侯列传》:“陛下不善将兵,而善将将,此乃信之所以为陛下禽也。”(您不善于统率士兵,却善于驾驭将领,这就是我被您擒获的原因。)《后汉书·张衡传》:“阴知奸党名姓,一时收禽。”(暗中探知奸党姓名,同时擒拿。)《资治通鉴·赤壁之战》:“将军禽操,宜在今日。”(您擒获曹操,应当就在现在。)“擒捉”义,后来加义符手写作“擒”。《通鉴》用“禽”,系仿古。
禽-古文字通假字典
禽
(侵群qin)讀為擒(侵群qin),雙聲叠韻
馬王堆帛書《春秋事語·宋荆戰泓水之上章》:“君子不擊不成之列,不童(重)傷,不禽二毛。”《左傳·僖公二十二年》亦作禽,但依文意當作擒,《韓非子·外儲説左上》作:“不擒二毛。”又銀雀山竹簡《孫臏兵法》有《禽龐涓》篇,云:“孫子弗息而(擊)之桂陵,而禽龐涓。”又《陳忌問壘》篇:“是吾所以取龐□而禽泰(太)子申也。”按《戰國策·秦策三》:“以禽勁吴。”《史記·范雎蔡澤列傳》禽作擒。
禽-简明篆刻正字字典
禽
从上到下依次是小篆、甲骨文、金文、古玺及战国文字、缪篆及汉代文字、鸟虫篆。
禽-古代汉语字典
禽qín
【释义】:
①猎获鸟兽。《左传·宣公十二年》:“以岁之非时,献禽之未至,敢膳诸从者。”《吕氏春秋·季秋》:“命主祠祭禽于四方。”(主祠:掌管祭祀的官吏。四方:指四方之神。)又泛指鸟兽。《白虎通·田猎》:“禽者何?鸟兽之总名。”《三国志·魏书·华佗传》:“吾有一术,名五禽之戏,一曰虎,二曰鹿,三曰熊,四曰猿,五曰鸟。”特指鸟类。《孟子·梁惠王上》:“君子之于禽兽也,见其生,不忍见其死。”林逋《山园小梅》:“霜禽欲下先偷眼。”②捕捉,捉住。后来写作“擒”。《左传·僖公二十二年》:“君子不重伤,不禽二毛。”(不重伤:不伤害已经受伤的人。二毛:指花白头发的老人。)《后汉书·张衡传》:“阴知奸党名姓,一时收禽。”(阴:暗中。)又为被捕获的人,俘囚。《左传·襄公十四年》:“多遗秦禽。”(遗wèi:送给。)
【说明】“禽”为象形字,像捕捉鸟兽的网。参附录三。
禽-常用古汉语字典
禽qín
【释义】:
[名]鸟类的通称。《韩非子·五蠹》:上古之世,人民少而禽兽众,人民不胜禽兽虫蛇。欧阳修《醉翁亭记》: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,而不知人之乐。[动]用同“擒”。捕拿。《战国策·秦策一》:黄帝伐涿鹿而禽蚩尤。
禽-古汉语通假字字典
禽qín
【中古音】:
【上古音】:
巨金切
【通假字释义】:
群侵開三(群侵) 走獸總名。
【正字及释义】:
擒 qín 巨金切 群侵開三(群侵) 捉,逮住。
《左傳·僖公三十三年》:瑕覆于周氏之汪,外僕髡屯禽之以獻。
《左傳·哀公二十三年》:齊師敗績,知伯親禽顔庚。
《商君書·立本》:此三者,恃一,因其兵可禽也。
《史記·淮陰侯列傳》:後九月,破代兵,禽夏説閼與。
《史記·外戚世家》:而幽王之禽也,淫於褒姒。〔注:禽通擒。〕
《鹽鐵論·毁學》:故智伯身禽於趙,而虞、虢(guó)卒并於晉,以其務得不顧其後,貪土地而利寳馬也。
《説苑·談叢》:吞舟之角,蕩而失水,制於螻蟻者,離其居也;猿猴失木,禽於狐貉者,非其處也。
《列女傳·魏節乳母》:母吁而言曰:……妾不能生而令公子禽也,遂抱公子逃於深澤之中。
《後漢書·張衡傳》:衡下車,治威嚴,整法度,陰知奸黨名姓,一時收禽。
漢·《溧陽長潘乾校官碑》:禽姦戔猾,寇息普歡。
禽-通假字小字典
禽qín
巨金切(群侵开三) 群侵平
本为鸟兽的总称,后专指飞禽。《说文通训定声》:“禽,走兽总名。假借为擒,《易·井》:‘旧井无禽’,崔景注:‘犹获也。’”
通“擒”qín 巨金切(群侵开三) 群侵平 捉拿,捕捉。
上笑曰:“多多益善,何为为我禽?”(《史记·淮阴侯列传》)——皇上笑着说:“(你带兵)愈多愈好,为什么又被我所擒?〔何为:为何,为什么。〕
汝可疾去矣,且见禽!(《史记·商君列传》)——你应该迅速离开,(不然)将要被捕捉!〔且:将。 见:被。〕
阴知奸党名姓,一时收禽。(《后汉书·张衡传》)——暗中了解到奸党的姓名,一下子把他们都逮捕起来。
将军禽操,宜在今日。(《资治通鉴·汉纪·献帝建安十三年》)——将军捉拿曹操,应在今日。
禽-常用字详解字典
禽qín
甲金篆
□,12画。①鸟类的总称禽兽△飞禽|家禽|鸣禽。②鸟兽的总称五禽戏。
〈辨〉禽字甲骨文象一种长柄的捕鸟网的形状,本为罕的象形字,引为捕捉、擒获。而今罕字借用为稀罕字,读hǎn,本义不用了;禽用为义项①;擒获、捕捉义又制擒字,加手为形符。金文中为引申义加为声符,造出区别字,读jí;下部为形符,或者略同甲骨文,或者柄部加繁象用手持之。篆书上部声符改从今,下部形符由金文繁体讹变,不可解;《说文》称:“走兽总名。从禸,象形,今声。”楷书作禽。禸读róu,从古文字资料看,大抵是从手持器物的柄或手持动物的尾部的形状讹变过来的,前者比如“禽”,后者比如“萬”,萬详“万”字下,《说文》说禸是蹂字的初文是错误的。
禽-敦煌俗字典
禽qín
胡適藏卷《降魔變文》:“祥(禽)瑞鳥。”按:“”,即“禽”之常見俗字。《敦煌變文集》錄作“擒”,未確。
Φ096《雙恩記》:“走獸曲蹄咸悵望,飛禽斂翅盡悲哀。”
甘博004-7《賢愚經》:“此諸禽獸欲食我者,我身餘殘骨肉髓腦悉以施之。”
S.388《正名要錄》:“右依顏監《字樣》甄錄要用者,考定折衷,刊削紕繆。”
禽-汉语字源字典
禽qín
甲 金 篆
甲骨文的禽字,象一张带柄的网形,是一种用来捕捉鸟雀的工具。禽的本义指捕鸟的网,又通“擒”,有捕捉的意思。禽又是鸟类的通称,同时也泛指鸟兽。
[禽兽]飞禽走兽的统称,也单指兽类。又骂人之语,犹言“畜牲”。
[禽兽行]指违背人伦的行为。后称乱伦为禽兽行。
禽-现代汉语规范字典
禽qín
【释义】:
①〈文〉鸟兽的总称五禽戏(模仿虎、鹿、熊、猿、鸟的动作的健身运动)。→②特指鸟类飞禽|猛禽|家禽|禽兽。
禽-金瓶梅字典
禽
qín 《广韵》:二足而羽者曰禽。 巨金切 深开三平侵群
鸟类总称。 厅前仙鹤、孔雀种种珍禽。(五五5下6)头一句要天上飞禽。(六十6下1)
禽-秦汉魏晋篆隶字形表
禽
版权声明: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,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。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,不拥有所有权,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。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/违法违规的内容, 请联系QQ:37996619(同微信)举报,一经查实,本站将立刻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