杀(殺)是什么意思
杀-简明篆刻正字字典
杀
从上到下依次是小篆、甲骨文、金文、古玺及战国文字、缪篆及汉代文字、鸟虫篆。
杀-古代汉语字典
杀sà
【繁体字】:殺
【释义】:
见“杀(殺)”㈢。
杀-古代汉语字典
杀
【繁体字】:殺
【释义】:
㈠ shā△ ①杀死,杀戮。《诗经·豳风·七月》:“朋酒斯飨,曰杀羔羊。”(朋酒:两尊酒。)《论语·卫灵公》:“志士仁人,无求生以害仁,有杀身以成仁。”引申为灭除。《礼记·月令》:“烧薙行水,利以杀草。”(薙tì:除草。)②草木衰败,枯死。《吕氏春秋·应同》:“及禹之时,天先见草木秋冬不杀。”(见xiàn:显示。)③用在动词或形容词后,表示程度深。《古诗十九首·去者日以疏》:“白杨多悲风,萧萧愁杀人。”吴伟业《感旧》:“羡杀江州白司马,月明亭畔听琵琶。”④收尾,结束。《晋书·卫瓘传》:“杜氏杀字甚安,而书体微瘦。”
㈡shài ⑤减省。《周礼·地官·廪人》:“若食不能人二鬴,则令邦移民就谷,诏王杀邦用。”(鬴fǔ:古量器。)《公羊传·僖公二十二年》:“《春秋》辞繁而不杀者,正也。”⑥衰,衰微。《仪礼·士冠礼》:“德之杀也。”《吕氏春秋·长利》:“是故地日削,子孙弥杀。”⑦等差,等级。《礼记·中庸》:“亲亲之杀,贤贤之等,礼所生也。”(亲亲:亲其所当亲。)
㈢sà ⑧颜色暗淡。《史记·扁鹊仓公列传》:“故伤脾之色也,望之杀然黄。”
【辨析】杀、弑、诛。它们虽然都有杀死的意义,但感情色彩有别:“杀”是一般的杀死,是中性词;“弑”是下杀上,如臣杀君、子杀父、下属杀上司,是贬义词;“诛”是杀死不义者或有罪者,是褒义词。
杀-古代汉语字典
杀shài
【释义】:
见“杀”㈡。
杀-常用古汉语字典
杀shā
【繁体字】:殺
【释义】:
[动]①斩杀,杀死。指使人或物失去生命。陶渊明《桃花源记》:便要还家,设酒杀鸡作食。司马迁《鸿门宴》:项伯杀人,臣活之。司马迁《屈原列传》:何不杀张仪?②激战,搏斗,冲杀。罗贯中《群英会蒋干中计》:从巳时直杀到未时,周瑜虽得利,只恐寡不敌众,遂下令鸣金收住船只。③衰退,残败。黄巢《赋菊》:待到秋来九月八,我花开后百花杀。[副]表示程度高。极,甚。关汉卿《窦娥冤》:枉将他气杀也么哥。关汉卿《窦娥冤》:天哪,兀的不痛杀我也!
杀-常用字详解字典
杀shā
殺
篆
从乂术省声,形声,,6画。①使人或动物失去生命;弄死杀敌|杀鸡|杀虫△暗杀|谋杀。②战斗杀出重围△厮杀。③削弱;消除杀暑气△减杀|风势稍杀△拿人杀气。④用在动词后,表示程度深气杀|恨杀|笑杀。⑤方言。指药物等刺激皮肤或黏膜使感觉疼痛杀眼睛|上药时伤口杀得慌。
〈辨〉杀字篆书作殺,从殳杀声,本义为杀人;形符殳,读shū,古代一种兵器,表示以武器杀人致死的意思。而杀,《五经文字》以为是古殺字,篆书从乂术声;乂读yì,义为艾草,割草与杀人相似。楷书讹变作杀。
杀-现代汉语规范字典
杀shā殺
【释义】:
①强使人或动物结束生命杀人|杀猪宰羊|杀伤|杀害|杀机。→②搏斗;战斗杀出一条血路|杀入敌群。→③消除;削弱杀一杀他的威风|杀杀暑气|杀价。④损坏;败坏大杀风景。→⑤用在某些表示心理活动的动词后面,夸张性地表示程度很深(多用于近代汉语)秋风秋雨愁杀人|气杀我也|笑杀人。也作煞。〇⑥同“煞”②。〇⑦〈方〉药液等刺激而引起疼痛药水涂在伤口上杀得慌|染发水把眼睛杀了。
杀-汉字异读字典
杀
㈠ shā ①杀死。柳宗元《捕蛇者说》:“去死肌,杀三虫。”②战斗;搏斗。如:杀出去。③消灭;减除;败坏。如:杀暑气,杀渴,杀风景。④收束;断绝。如:杀尾。⑤犹言“死”。形容极甚之词。如:笑杀。李白《猛虎行》:“杨花茫茫愁杀人。”
㈡shè 〔外〕突厥、回纥官名。又译“察”、或“设”。突厥的“左厢察”即回纥的“左杀”、“右杀”。
㈢shài 〔通〕①减少;衰退。《说文通训定声》:“殺,假借为衰。”沈括《梦溪笔谈》卷一:“然势必杀半。”扬雄《长杨赋》:“意者以为事罔隆而不杀。”②〔引〕羽毛雕落。《诗·幽风·鸱鸮》:“予羽谯谯。”毛传:“谯谯,杀也。”③〔引〕声音急促。《礼记·乐记》:“其哀心感者,其声噍以杀。”
㈣sà 〔引〕颜色暗淡。《史记·扁鹊仓公列传》:“望之杀然黄。”
杀-历代避讳字汇典
杀shā
元代表章禁用凶恶字,“杀”属其中之一。参见“2、哀”条之(一)。
版权声明: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,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。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,不拥有所有权,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。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/违法违规的内容, 请联系QQ:37996619(同微信)举报,一经查实,本站将立刻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