欢迎您访问肥饶国学,一个集成语、谚语、俗语、俚语、俏皮话分享学习网站,以求会盟而谋学业之进,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,以致天下好学之士,齐心合力,相互扶持,共同进步。
当前位置:首页 > 字典 > 聲

聲(聲)是什么意思

  • 聲-古文字通假字典

    (耕審sheng)讀為馨(耕曉xin),叠韻

    殷墟甲骨文《合集》二七六三二:“……申卜,齋(稷)其兄辛。”于省吾《甲骨文字釋林·釋黍、、乘》説此片是康丁祭祀其兄廪辛之辭。是聲的省體,繁體也作(《粹》一二二五。輝按,《屯南》三五五一亦有此字,云:“丁丑貞,有兕,其……”)。聲讀為馨,漢衡方碑的“耀此聲香”以聲為馨。《詩·大雅·文王》的“無聲無臭”《文選》稽叔夜《幽憤詩》引作“無馨無臭”。《左傳·僖公五年》引《周書》:“黍稷非馨,明德惟馨。”第一片卜辭是説康丁用馨香的(稷,穀子)祭祀其兄廪辛。按《甲骨文字詁林》姚孝遂按語以為:“聲穧”,“釋為‘聲’地之‘穧’亦可通”。

  • 聲-古文字通假字典

    (耕審shenɡ)讀為聖(耕審shenɡ),雙聲叠韻

    馬王堆帛書《老子》甲本《道經》:“是以聲人居无為之事……”“聲人不仁,以百省(姓)□□狗。”“是以聲人芮(退)其身而身先。”“是以聲人之治也,為腹不□□。”“絶聲棄知,民利百負(倍)。”以上諸聲字乙本作,通行本作聖。甲本《德經》“聲人”作“聖人”,與通行本相同。按《史記·六國年表》“衛聲公”,索隱引《系本》作“聖公”。

  • 聲-敦煌俗字典

    聲shenQ

    敦研105(5-1)《妙法蓮華經》:“若聞是深經,決了聲聞法。”

    甘博136《道行般若經》卷第九:“其中有音樂之聲。”

    敦研311《修行本起經》卷下:“馬時復欲鳴,使聲遠近聞。”

    敦研213《大般涅槃經》卷十一:“悉共同聲唱如是言:‘善哉!善哉!’”

    敦研150(1-1)《小品般若波羅蜜經》:“一切音聲无邊,當知般若波羅蜜亦如是。”

    甘博004-3《賢愚經》:“諸婇女輩,激聲如(而)歌。”

    敦研219《道行般若經》卷十:“佛音聲響悉成三昧。”

    敦研024(5-3)《大方等大集經》:“說法之聲,齊眾而聞,名不共法。何以故?餘無利益故。”

    敦研138《道行般若經》:“入聲聞法中欲求薩云若。”

    敦研042(2-1)《妙法蓮華經》:“時諸梵天王即於佛前一心同聲以偈頌曰。”

    敦研018《佛說阿難律經》:“九者不得高聲。”

    P.2173《御注金剛般若波羅蜜經宣演卷上》:“俗諦者,謂諸凡夫、聲聞、獨覺、菩薩、如來,乃至名義智境,業、果相屬。”

    Φ096《雙恩記》:“或是久成正覺,權作聞。”

    S.2073《廬山遠公話》:“善慶聞語,轉更高聲,搖(遙)指道安:……”

  • 声(聲)-汉语字源字典

    声(聲)shēng

    甲 

    甲骨文的声字,象一个人手持小槌敲打悬挂的石磬,从耳表示用耳可以听到石磬发出来的声音。声的本义指声音、声响,又指音乐、言语、音信,引申为声势、名誉之义。

    [声色]说话的声调和脸色。又指音乐歌舞和女色。

    [声援]声势相通,互相援助。

    [声东击西]指战斗中设计造成对方错觉,而突袭其所不备之处。

  • 聲-金瓶梅字典

    聲(声 身)

    (一)shēng 《广韵》:声音。 书盈切 梗开三平清书

    ①声音。 聲如枝上流莺。(十一8上10)桂姐只是笑,不做聲。(五二8下9)我不怎的,问一聲儿。(五二8下3)

    ②名声、影响。 例见“声”字条。

    (二)当作“身”shēn,方音借字。 一面使小牢子半夜叫将薛嫂儿来,即时罄聲頭(领)出去办卖。(九四9下2)

    (三)当作“磬”qìng,形近讹。 吴二舅众伙计都在前厅热乱,收灯卷画,盖上纸被,设放香灯几席。来安儿专一打聲。(七九23上9)

  • 聲-秦汉魏晋篆隶字形表

版权声明: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,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。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,不拥有所有权,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。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/违法违规的内容, 请联系QQ:37996619(同微信)举报,一经查实,本站将立刻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