濕(濕)是什么意思
濕-古文字通假字典
濕
(《玉篇》濕同溼,緝審shi)讀為隰(緝邪xi),叠韻
《殷周金文集成》一一五四二A矛銘有“濕成”,應即“隰成”縣,參看上文。
濕-古汉语通假字字典
濕shī
【中古音】:
ㄕ
【上古音】:
失入切
【通假字释义】:
審緝開三(書緝) 濕水。出東郡東武陽,入海。
【正字及释义】:
qī ㄑㄧ 去急切 溪緝開三(溪緝) 乾燥。
《詩·王風·中谷有蓷》:中谷有蓷,其濕矣。〔王引之云:此濕與水濕之濕異義。濕,亦且乾也。《廣雅》有字,云:曝也。《衆經音義》引《通俗文》云:欲燥曰。《玉篇》:,邱立切,欲乾也,古字假借,但以“濕”爲之耳。〕
澀 sè 色立切 山緝開二(心緝) 不通暢。
《靈樞·五癃津液别》:天寒則腠理閉;氣濕不行,水下留于膀胱,則爲溺與氣。
《靈樞·大惑論》:岐伯曰:此人腸胃大而皮膚濕,而分肉不解焉。
濕-敦煌俗字典
濕shī
S.2073《廬山遠公話》:“濕生者:如是之人,多受匿法,得一句一偈,不曾說向之諸人,貪愛潤己,不解爲衆宣揚。以是因緣,便墮在濕生之中。”“胎、卵、濕、化,十類、四生,有形、無形,有相、無相,皆得涅槃而言滅度。”
成96《目連變文》:“父子相接皆號叫,應見諸天淚濕腮。”
P.3742《二教論》:“地多濕暑。”
濕-金瓶梅字典
濕(湿)
shī 《广韵》:水霑也。 失入切 深开三入缉书
同今“湿”。 忽一块濕云处,大雨倾盆相似。(六6上4)使的尘生眉畔,汗濕腮边。(十五9下2)韩金钏撒也撒不完,吃了一惊就立起,裈腰都濕了。(五四11上1)
濕-秦汉魏晋篆隶字形表
濕
版权声明: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,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。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,不拥有所有权,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。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/违法违规的内容, 请联系QQ:37996619(同微信)举报,一经查实,本站将立刻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