手(手)是什么意思
手-简明篆刻正字字典
手
从上到下依次是小篆、甲骨文、金文、古玺及战国文字、缪篆及汉代文字、鸟虫篆。
手-古代汉语字典
手shǒu
【释义】:
①手。《诗·邶风·击鼓》:“执子之手。”又用作动词,指与手有关的行为动作。《公羊传·庄公十三年》:“曹子手剑而从之。”此指用手执。司马相如《子虚赋》:“手熊羆。”此指以手击。又用作副词,表示亲手。《后汉书·董卓传》:“伍孚忿卓凶毒,志手刃之。”②擅长某种技艺的人。《宋书·黄回传》:“回慕江西楚人,得快射手八百。”
【说明】“手”为象形字,像手形。参附录三。
手-常用古汉语字典
手shǒu
【释义】:
[名]①人体上肢的总称。一般指腕以下的部分。李白《夜宿山寺》:危楼高百尺,手可摘星辰。白居易《卖炭翁》:手把文书口称敕。林嗣环《口技》:虽人有百手,手有百指,不能指其一端。②专司某事的人。罗贯中《杨修之死》:喝刀斧手推出斩之。③亲手,亲自。王安石《书湖阴先生壁》:花木成畦手自栽。归有光《项脊轩志》: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。
手-古汉语通假字字典
手shǒu
【中古音】:
【上古音】:
書九切
【通假字释义】:
審有開三(書幽) 拳也。
【正字及释义】:
首 shǒu 書九切 審有開三(書幽) 頭。
周·《卯敦銘》:拜手稽手。
《穀梁傳·定公十年》:使司馬行法焉,首足異門而出。〔《史記·孔子世家》作“手足異處”,《家語·相魯》同,《士禮》注:古文首爲手,二字古通。〕
手-常用字详解字典
手shǒu
金篆
象形,■,4画。①人体上肢前端能拿东西的部分手掌|手指|手心|手面△左手|右手|双手。②拿着人手一册。③小巧而便于拿的手册|手折|手枪。④亲手手抄|手订|手书。⑤量词。用于技能,本领有两手|一手技艺。⑥擅长某种技能的人或做某种事的人选手|能手|多面手|拖拉机手。
〈辨〉手字古文字略象手掌有五指之形,楷书写作手。手字用为偏旁表示与手或手的动作有关的意义,楷书在左往往讹变作扌,俗称提手旁儿,在其他部位形体一般不变。
手-敦煌俗字典
手shǒu
敦研196《妙法蓮華經》卷第七《普賢菩薩勸發品》:“醜脣平鼻,手腳繚戾。”
手-汉语字源字典
手shǒu
金 篆
手是人体上肢腕以下能够持物的部分。古文字的手字,正象一只人手的形状,上面的分支代表五个手指,下面是手臂。在汉字中,凡从手的字都与手的动作有关,如打、拍、扶、拿等。
[手下]指所属的人,犹部下。
[手册]记事小本。今也称各种专业资料或一般知识性小册子。
[手忙脚乱]形容遇事慌张,不知如何是好。
手-现代汉语规范字典
手shǒu
【释义】:
①人体上肢腕以下由指、掌组成的部分两只手|赤手空拳|手忙脚乱|拍手称快|握手|拱手|招手。→②拿着人手一册。③小巧的、便于携带或使用的手册|手折|手枪|手炉。→④亲手写的手稿|手迹|手札|手谕|手令|手笔。⑤亲手手订|手抄|手创|手植|手记|手书。→⑥指本领、技艺或手段妙手回春|眼高手低|心灵手巧|心狠手辣|下毒手。⑦在某一方面有突出技艺的人高手|选手|国手|棋手|歌手|多面手|神枪手。⑧泛指做某种事的人打手|凶手|扒手|助手|帮手|生手|新手。⑨用于技术、本领等露两手|留一手|烧得一手好菜。→⑩用于经手的次数第一手材料|二手货。
手-金瓶梅字典
手
(一)shǒu 《广韵》:手足。 书九切 流开三上有书
①手足。 拿着到手中还飞了哩。(五二10下4)
②借作“首”。 临死还当身手异处。(一百15下4)
③借作“守”。 未曾下的春时种,空手荒田望有秋。(七四11下11)
(二)当作“拿”ná,形近讹。落后二娘管茶,三娘房里又手将酒菜来。(七五8下3)
(三)当作“平”píng,草写形近讹。 手不答的请什么任医官,随他去。有命活,没命教他死!(七五28上5)
(四)当作“子”zǐ,草写形近讹。 王经道:“是家中做的两双鞋脚手。”(七一12上5)
(又讹成:子、吾、閗)
手-秦汉魏晋篆隶字形表
手
版权声明: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,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。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,不拥有所有权,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。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/违法违规的内容, 请联系QQ:37996619(同微信)举报,一经查实,本站将立刻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