斯(斯)是什么意思
斯-古文字通假字典
斯
(支心si)通,叠韻,清心旁紐
馬王堆帛書《六十四卦·旅》初六:“旅瑣瑣,此其所取火。”今本《易》此作斯,火作災。按《爾雅·釋詁》:“斯,此也。”斯、此音義皆近,故每通用。《尚書·君陳》:“斯謀斯猷。”《禮記·坊記》引《君陳》曰:“此謀此猷。”《禮記·中庸》:“知斯三者則知所以修身。”《漢書·公孫弘傳》引斯作此。
斯-简明篆刻正字字典
斯
从上到下依次是小篆、甲骨文、金文、古玺及战国文字、缪篆及汉代文字、鸟虫篆。
斯-古代汉语字典
斯sī
【释义】:
①劈开。《诗经·陈风·墓门》:“墓门有棘,斧以斯之。”(棘:酸枣树。)②距离。《列子·黄帝》:“不知斯齐国几千里。”③此。《论语·子罕》:“子在川上曰:‘逝者如斯夫,不舍昼夜。’”(子:孔子。川:河。夫,语气词。)[斯文]《论语·子罕》:“天之将丧斯文也。”斯,此。文,礼乐制度。后以“斯文”指文士,文雅。杜甫《壮游》:“斯斯崔魏徒,以我似班扬。”(崔:崔尚。魏:魏启心。班:班固。扬:扬雄。)今成语有“斯文扫地”。④尽,全都。《尚书·金縢》:“周公居东二年,则罪人斯得。”《吕氏春秋·报更》:“斯食之,吾更与女。”(更:重新。女rǔ:你。)⑤[斯须]须臾,片刻。《礼记·祭义》:“礼乐不可斯斯去身。”⑥连词。则,就。《孟子·滕文公下》:“如知其非义,斯速已矣,何待来年?”(已:停止。)⑦句末语气词。《诗经·小雅·何人斯》:“彼何人斯,其心孔艰。”(孔:甚,很。)
斯-常用古汉语字典
斯sī
【释义】:
[代]表示近指。这,这个。范仲淹《岳阳楼记》:微斯人,吾谁与归?《韩非子·五蠹》:非斯言之谓也。袁枚《祭妹文》:汝生于浙而葬于斯。[连]表示连贯关系。那么,就。《孟子·寡人之于国也》:王无罪岁,斯天下之民至焉。
斯-古汉语通假字字典
斯sī
【中古音】:
【上古音】:
息移切
【通假字释义】:
心支開四(心支) 析也。
【正字及释义】:
厮 sī 息移切 心支開四(心支) 古時幹粗雜活的奴隸或僕役。引申爲卑賤。
《易·旅》:旅瑣瑣,斯其所取災。〔王弼注:斯賤之役。〕
《左傳·哀公二年》注:去厮役。〔《釋文》:厮役,如字,厮又作斯。〕
《後漢書·左雄傳》上疏:鄉官部吏,職斯禄薄。〔注:斯,賤也。〕
澌 sī 斯義切 心開四(心支) 盡。
《禮記·檀弓下》:我也斯沾。〔鄭玄注:斯,盡也。〕
斯-常用字详解字典
斯sī
从斤其声,形声,,12画。①这;此;这个;这里斯人|斯时|斯文△生于斯|以至于斯|逝者如斯。②于是;就闻风斯起。
〈辨〉斯字从斤,本义为劈开;借用为代词、副词字。
斯-敦煌俗字典
斯sī
敦研035(2-2)《妙法蓮華經》:“琉璃頗梨色,斯由佛光照。”
S.6825V想爾注《老子道經》卷上:“斯三不順,池爲空坑也。”
斯-现代汉语规范字典
斯sī
【释义】:
①〈文〉指人、事物、处所等,相当于“这”“这样”“这里”等斯人|斯时|以至于斯|生于斯,长于斯。〇②姓。
斯-金瓶梅字典
斯
sī 《广韵》:此也。 息移切 止开三平支心
①指示代词。 爰罄平日所蕴者著斯传凡一百回。(序1下4)
②词缀。 已来与我歪斯緾。(五三16下4)吃的恁醉醉儿的来家,恁歪斯緾。(五十10上8)
斯-秦汉魏晋篆隶字形表
斯
版权声明: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,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。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,不拥有所有权,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。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/违法违规的内容, 请联系QQ:37996619(同微信)举报,一经查实,本站将立刻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