祀(祀)是什么意思
祀-古文字通假字典
祀
(之邪si)通,叠韻,心邪旁紐
殷墟甲骨文《合集》二一五五五:“丁卯卜,司妣。”《合集》二二〇八三甲:“己卯卜,用尹司于父乙,亡。”《粹》一二五一:“司母大室。”《合集》三七八五六:“癸未卜,在上貞,王,旬亡,在九月,王廿司。”司作為祭名,應讀為祠。《説文》:“春祭曰祠,品物少,多文辭也。从示,司聲。仲春之月,祠不用犧牲,用圭璧及皮幣。”“司室”即“祠室”。又殷墟卜辭有巳字。亦作祀。《乙》六八八一:“辛巳卜,亘貞,祀岳叅來歲受年。”本義為祭祀,後稱遍祭先公先王一周為一祀。《粹》八九六:“……在八月,隹王八祀。”《合集》三五八七六之“王廿司”與《乙》六八八一“王八祀”司、祀義同,後轉化為年歲義。羅振玉《殷虚書契考釋》云:“商稱年曰祀,亦曰祠。”按春秋末已有祠字。趙孟壺:“以為祠器。”又中山率壺:“雨(噽)祠先王,(世)毋(乏)。”又齊鎛:“……典其先舊,及其高且(祖)
,成唐(湯),又敢(嚴)在帝所。受天命,(翦)伐(夏)司。”“夏司”即“夏祀”。
祀-简明篆刻正字字典
祀
从上到下依次是小篆、甲骨文、金文、古玺及战国文字、缪篆及汉代文字、鸟虫篆。
祀-古代汉语字典
祀sì
【繁体字】:禩
【释义】:
①祭祀。《墨子·非攻下》:“祀纣先王。”(纣:商纣王。)《吕氏春秋·仲春》:“祀不用牺牲,用圭璧。”(牺牲:供祭祀用的纯色牲畜。圭:上圆下方的玉。)又为祭祀的地方。《礼记·檀弓下》:“过墓则式,过祀则下。”(式:扶着车前横木致敬。下:指下车。)②年。《尚书·洪范》:“惟十有三祀,王访于箕子。”(惟:语气词。访:咨询。箕子:人名。)萧统《〈文选〉序》:“时更七代,数逾千祀。”③世,代。柳宗元《为裴中丞上裴相破东平状》:“光垂后祀,辉映前王。”
【辨析】祀、祭。见“祭”字条。
祀-现代汉语规范字典
祀sì*禩
【释义】:
置备供品对祖先或神佛行礼,表示崇敬并祈求保佑祭祀|奉祀。
祀-金瓶梅字典
祀(禩)
(一)sì 《广韵》:年也,又祭祀。 详里切 止开三上止邪
①祭祀。 今日是四月廿一日,是个庚戌日,定娄金金狗当直,宜祭祀、官带、出行、裁衣,沐浴、剃头、修造、动土。(五二7下4)纣因妲己宗祀失。(四1上4)
②年头。 例见“%!img src="aprfonts/m.20071207-m300-w001-028000671.gif"/!%”字条。
(二)当作“礼”lǐ,形近讹。
礼物、礼品。坟头又是二十名把门,管收祭祀。(六五5上6)
祀-秦汉魏晋篆隶字形表
祀
版权声明: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,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。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,不拥有所有权,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。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/违法违规的内容, 请联系QQ:37996619(同微信)举报,一经查实,本站将立刻删除。